“騎苯難下”,己二酸困境中如何自拔?


時間:2012-10-25





9月以來,作為己二酸主要原料的純苯漲勢強勁,一路自9000元/噸攀升至10月初的10000元/噸附近。在居高的純苯價位逼迫下,早已在成本線下運行了大半年的己二酸供應商們只能本著盡可能縮小虧損面的初衷,控制裝置開工率、并且三度上提掛牌價。供應商的挺價政策,推動了場內經銷商跟調報價,也給予了部分中間商套利空間。

9月上旬,部分廠家裝置有停車檢修情況,整體裝置負荷在6-7成,對外供應有所收緊,從而一定程度上支撐了市場拉漲。雖然場內獲利盤庫存不少,但考慮到月中、月末有提價可能,貿易商多采取挺價態(tài)度,尋求更多套利空間;尤其是月中供應商再度上提掛牌價后,經銷商更是惜售、觀望,低價貨源難覓,華東場內商談重心自8月底10200-10300元/噸附近,上提至11000元/噸左右,漲幅近1000元/噸。

不過,好景不長。至月末,結算價及10月掛牌價公布,中油提價幅度遠遠小于市場預期,加之原油走勢轉而下探,下游備貨意向流露不多,對于走高的市場報價反應相對冷靜,市場交投又再度趨向乏力。對于10月預期的保守,驅使部分獲利盤回吐,中間商出貨意向較明顯,價位盤整中略顯疲軟。

10月初,中石化華東純苯報價再提200元/噸至10000元/噸,而其對于節(jié)后回來沉寂的己二酸市場則作用寥寥。漿料、鞋底等下游消費領域的表現欠佳,使不少市場人士對于10月的己二酸走勢存有擔憂。雖然9月供應商開工率不足,但社會庫存的依然不少,加之下游消耗速度的放緩,中間商心態(tài)由“捂盤惜售”轉向“讓利走貨”,場內人士多半預計:供大于求的己二酸缺乏繼續(xù)上行的動力,頹勢已漸顯露。于是,部分獲利盤的釋放,拉低了采購價位預期,觀望氣氛更濃,節(jié)后兩周的場內交投量有限,華東市場重心已從9月末的11500元/噸附近,回落至11000元/噸左右。

對于10月底乃至11月的己二酸市場,讓諸多業(yè)內人士心存疑慮:在“金九銀十”的旺季里,居高的純苯價位依然沒能支撐己二酸供應商們找回成本線;后續(xù),即將喪失需求支撐,而供應仍有可觀釋放的情況下,“騎苯難下”的己二酸又能支撐多久?或許待居高的純苯“放下身段”,供需失衡的己二酸又將面臨新的困境。失守的成本線何時才能回歸,己二酸想要從困境中自拔,如何維護供需格局值得思考。


來源:國家石油和化工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