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烯烴及衍生物行業(yè)寄望差別化解困


時間:2012-10-15





如果想要在快速變化的全球石化市場中繼續(xù)生存下去,歐洲烯烴及衍生物行業(yè)必須將重點放在增加產品的附加值上面,實施差別化戰(zhàn)略,否則將面臨滅頂之災。在10月6~10日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召開的第46屆歐洲石化協(xié)會(EPCA)年會IHS化學市場研討會上,IHS化學歐洲、中東和非洲烯烴及衍生物業(yè)務負責人馬修·托艾爾克表述了上述觀點。

托艾爾克表示,受歐元區(qū)債務危機導致當地市場需求疲軟以及來自中東地區(qū)低成本生產商競爭日趨加劇的雙重影響,歐洲烯烴工業(yè)正處于前所未有的壓力之下。IHS化學表示,2012~2017年,歐洲乙烯需求量將穩(wěn)定在略低于2000萬噸/年的水平,而當前歐洲乙烯產能約為2400萬噸/年,因此未來5年歐洲乙烯產能或將小幅削減,以保證裝置開工率能夠有所提高。托艾爾克稱:“我們不可能看到歐洲乙烯市場出現明顯的轉機,因為有太多的不確定性因素。即便歐洲市場出現增長,這種增長很大程度也將被進口產品所占領?!?

與此同時,從2014年起,歐洲將成為丙烯及其衍生物的凈進口地區(qū),到2017年,歐洲丙烯供應的凈缺口將達到約30萬噸。當前歐洲是丙烯及其衍生物的凈出口地區(qū),每年凈出口約80萬噸。

托艾爾克指出,未來幾年,亞洲新興市場的需求仍將是全球烯烴產業(yè)的增長動力。最近數十年來,中東地區(qū)的烯烴及衍生物產業(yè)一直保持兩位數的年增長率,以滿足亞洲需求的增長。未來中東地區(qū)烯烴產業(yè)仍將增長,但是受乙烷原料供應受限的影響,增速將放緩。同時,2012~2017年期間,中國將新增大量的烯烴及衍生物產能,包括基于替代原料和技術的丙烯產能,因此中國烯烴和衍生物的自給率將日益提高。IHS化學預計,2014年中國將新增逾400萬噸的丙烯產能,2016年將新增逾350萬噸的乙烯產能。因此,2014~2016年東北亞地區(qū)的乙烯進口將明顯放緩。

中國烯烴產能大幅增加意味著中東地區(qū)的生產商將被迫把產品目標轉向其他市場如歐洲市場,這將給歐洲烯烴工業(yè)施加越來越大的壓力。與此同時,美國頁巖氣革命為當地市場提供了大量廉價的乙烷原料,正引發(fā)美國新一輪烯烴產能投資熱潮,逾1000萬噸/年的新增烯烴產能從2016年起將陸續(xù)投產,這也將給歐洲市場帶來新的壓力。

托艾爾克表示,諸如歐洲這樣的高成本生產地區(qū)的大宗石化產品很容易受到中東這樣的低成本生產地區(qū)的競爭影響,但是差別化產品受到的沖擊則非常小。因此當前歐洲烯烴及衍生物生產商正尋求發(fā)展差別化產品以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如果歐洲生產商不實施產品的差別化戰(zhàn)略,那么受到的壓力將日趨增加。產品差別化將成為歐洲烯烴及衍生物生產商求生的關鍵。

來源:國家石油和化工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