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近日發(fā)表的一項研究報告稱,美國纖維素乙醇產量不可能達到此前聯邦可再生燃料標準計劃(RFS)的要求。這項長達423頁的報告認為,指望應用這種生物燃料使環(huán)境得到改善,同時推動經濟形勢好轉并不現實。
美國國家研究委員聯合主席、懷俄明大學植物學教授英格里德·伯克表示,要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聯邦可再生燃料標準計劃看來并不是一個有效的政策。
當初美國推出可再生燃料標準計劃,旨在鼓勵發(fā)展生物燃料,減輕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同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按其規(guī)定,到2022年,美國纖維素乙醇生物燃料產量要達到160億加侖,常規(guī)玉米基乙醇產量達到150億加侖,生物柴油產量達到10億加侖,先進生物燃料產量達到40億加侖。然而,目前美國的常規(guī)玉米乙醇和生物柴油產量都已經超過可再生燃料標準計劃中所提出的產量,但目前尚無商業(yè)化的纖維素生物燃料廠建成投運,纖維素生物燃料生產技術也僅只是應用于示范廠。報告稱,今年美國纖維素生物燃料產量只有約660萬加侖,遠遠低于可再生燃料標準計劃中的目標,即到2011年纖維素生物燃料產量達2.5億加侖。
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另一位聯合主席、普渡大學農業(yè)經濟學教授華萊士·泰納從另一個角度對可再生燃料標準計劃提出質疑。他表示,美國玉米乙醇產業(yè)已發(fā)展30年,到目前全美國共有200多家玉米乙醇生產廠,年產量可達140億加侖。而按可再生燃料標準計劃,到2022年美國必須生產出160億加侖的纖維素乙醇生物燃料,在11年的時間里要達到更高的產量目標,就必須使纖維素乙醇生物燃料廠的建設速度3倍于玉米乙醇廠的速度,這談何容易?
報告指出,目前,全美國正準備建設的纖維素乙醇廠只有兩個是商業(yè)化規(guī)模:一個是Abengoa Bioenergy公司建于堪薩斯州的生物質乙醇廠,另一個是Poet公司在愛荷華州的纖維素乙醇擴建項目,這兩個項目都是最近才剛剛動工。
此外,期望推廣纖維素乙醇來大大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從而改善環(huán)境也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伯克認為,如果美國本土生產廠通過開拓非耕地或替代原有作物來種植新的能源作物的話,那么因土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大大改變而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影響是無法用生物燃料替代汽油來彌補的。在某些情況下,生產大量生物燃料甚至可能增加空氣中的其他物質排放量,同時也可能造成水源緊張。
報告還警告,發(fā)展纖維素燃料可能會加劇能源作物和食品作物的競爭,抬高糧食、飼料等的價格。
美國可再生燃料協會副會長格奧夫庫珀對此持不同意見,他表示這個報告的視角太窄,數據也不詳實,并不能反映目前正在演變的美國乙醇生產情況。他堅持生物燃料的作用應當著眼于未來,特別是應當將其與石油、頁巖氣及加拿大油砂這些以巨大環(huán)境和經濟成本為代價的能源相比較。
來源:中國化工報 作者:王秀蘭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