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結構性理財產品因產品設計復雜、最高預期收益實現難而廣受詬病的同時,也有部分銀行正在走向另一個“極端”:其產品設計極為簡單,最高收益也是“唾手可得”。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銀行推出這種“簡單型”結構性理財產品,主要目的或為吸收存款。今年上半年,銀行業(yè)存款大幅流失,而理財產品高于定期存款的收益率,或促成銀行將結構性理財產品當作“攬存利器”的砝碼。據《每日經濟新聞》
“偽結構性”產品設計簡單
記者注意到,有部分銀行發(fā)行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幾乎不存在不能實現最高預期收益率的情況。某股份制銀行發(fā)行的一款于9月9日到期的產品,就是“簡單型”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典型。該產品掛鉤倫敦現貨黃金價格,產品期限為32天。根據說明書,該成品提供100%本金安全,衍生品部分由銀行通過掉期交易,投資于黃金衍生產品市場,根據掛鉤標的的價格表現,理財產品的浮動理財收益為3.8%年化或0.5%年化。具體來說,如果在最終觀察日8月15日,如果掛鉤標的最終價格小于或等于2000美元/盎司,則投資者可以拿到3.8%的最高預期年化收益;如果掛鉤標的最終價格大于2000美元/盎司,則投資者只能獲得0.5%的年化收益。記者查閱金價過往走勢發(fā)現,該成品成立日8月8日倫敦現貨黃金收盤價僅為1312.82美元/盎司,該價格要在短短一周時間里,向上突破2000美元,幾乎不可能,這意味著3.8%的最高預期收益,對于投資者而言幾乎是唾手可得。
銀行推出如此“簡單另類”的理財產品,其真正意圖不免讓人生疑。記者致電該行相關發(fā)言部門詢問情況,但對方以事務繁忙為由并未回復記者。隨后,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問詢該行理財客戶經理時,對方表示,“觀察期內肯定不可能漲到2000美元/盎司,前幾年都沒有漲到這么高。這款產品上個月就已經出過幾期,是一款保本的低風險型的理財產品,下個星期應該還會發(fā)售。6月以后,大家都覺得經濟形勢不穩(wěn)定,所以買這種保本型產品的投資者比以前多了?!?/p>
大行理財品攬儲作用大
除上述股份行的產品外,某國有大行發(fā)行的部分掛鉤黃金的結構性產品設計也類似,即在產品運行期間通常40天左右,國際金價上漲不超過觸發(fā)價格通常價格較高,投資者將獲得最高預期收益;當然,還有產品條款相反,即下跌不超過一個很低的觸發(fā)價格,投資者獲得高收益。除掛鉤黃金的產品外,部分掛鉤外匯的結構性產品也有同樣的情況。
對此,專業(yè)機構分析師表示,“這種看起來就”簡單“的產品,諸如這類黃金掛鉤的結構性產品其最高預期收益率通常在4%左右與其他銀行發(fā)行的同類產品平均在6%左右相比是要低不少,因而只能懷疑其是”偽結構性“產品,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攬存?!?/p>
來源:濱海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