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2012》正式出版


時間:2012-07-09





——專家深度解讀最新數據

不久前,一份《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曾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包括《21世紀經濟報道》、《第一財經日報》等在內的50多家權威媒體重磅報道,網絡新聞轉載已超過5000頻次。近日,《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2012》正式出版,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甘犁詳細解讀了最新數據。


中國家庭凈總資產高出美國家庭21%


在數據發(fā)布之初,中國城市戶口家庭平均資產247萬引起了社會廣泛質疑,而家庭資產40.5萬的中位數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經過廣泛的討論,相當一部分民眾理解了均值反映了社會總資產而中位數則反映的是普通老百姓的資產狀況。只有14.3%的家庭資產超過了247萬的均值。6月11日,美聯(lián)儲也發(fā)布了2010年美國的最新家庭資產狀況。2010年中國家庭凈資產總值高達69.1萬億美元,高出同年美國家庭凈資產總值(57.1萬億美元)21%之多。對此,哈佛大學教授David Wise認為這一數據具有合理性:一是中國人口是美國的四倍,家庭總數量高于美國;二是中國的房價迅速上漲,而美國房價與2007年相比至今已下降了近30%,中國家庭住房資產總價已趕超美國。


甘犁教授表示:“公布這個數據一方面是‘立此存照’,我們第一次知道中國家庭資產總額超過了美國。這無論如何也是我們發(fā)展過程中一個里程碑。其中房地產和長期的高儲蓄率貢獻良多。另一方面也是一個提醒。日本在20年前就曾經遠超美國,1991年日本皇宮3/4平方英里的土地價值曾經超過整個加州。希望20年后我們不是‘曾經超過’?!?/br>


中國住房剛需旺盛的年代已經過去


住房問題是報告最受關注的焦點之一,全國90%、城市85%的自有住房擁有率,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很多人表示“被住房”。但是,85%的自有住房擁有率并不意味著只有15%的民眾才有住房的剛性需求。通過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而得到的微觀數據,可以計算出各類民眾的剛性需求,包括無房家庭的住房需求,流動人口的住房需求,與長輩同住的“啃老族”住房需求,新增成年家庭的住房需求,新增農民工的住房需求以及拆遷家庭的住房需求。依據上述口徑推算出我國城市地區(qū)的房屋需求為9977萬套。


如果考慮多套住房的潛在供給,再加上2011年未出售的商品房約166萬套,我國城市地區(qū)的住房總供給為4048萬套。因此,我國城市地區(qū)的供需缺口為5929萬套。


甘犁教授指出,若不考慮家庭改善性住房需求及未來其他供求變化,政府提出的在“十二五”期間提供3600萬套保障房計劃能滿足我國城市地區(qū)住房缺口的60.7%。按照2011年的商品房建設速度,“十二五”期間商品房開發(fā)商只需工作2年半就能滿足城市地區(qū)所有的住房剛性需求。中國住房剛需旺盛的時代已經過去。當前可能存在的房價報復性反彈主要來源于住房的投資需求,是房地產泡沫生成的先兆,值得警惕。


《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城市第一套房平均收益率在300%以上。甘犁教授表示:“如果中國房價下調30%,只有27.8%的家庭房價市值會低于其成本價,2.91%的家庭住房價值低于銀行欠款。也就是說,房價下調30%對銀行業(yè)的沖擊很小。”


他同時表示,《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將不斷收集有關家庭金融微觀層次的相關信息,推動金融政策制定和金融研究等宏觀領域的發(fā)展,也為普通家庭提供一份基本的數據參照。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計劃未來每兩年進行一輪調查,樣本規(guī)模將持續(xù)增加。今年4月份的電話回訪已經完成,正在進行下一輪的電話回訪。未來還將持續(xù)下去。本次調查的源數據將在年底向社會免費公開。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