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收購"風起云涌 機遇不錯挑戰(zhàn)重重


作者:何欣榮 劉雪    時間:2012-07-03





在世界經濟復蘇緩慢、中國貨物出口增長乏力之時,中國資本“出?!钡牟椒s在加快。從年初的三一重工收購德國普茨邁斯特,到最近的光明食品收購法國Diva葡萄酒,中資企業(yè)的胃口似乎越來越好。然而,面對海外收購的巨大不確定性,如何為涉足海外的中國資本保駕護航成了當務之急。

機遇不錯挑戰(zhàn)重重

安佰深私募股權投資集團大中華區(qū)總裁張曦軻對中國企業(yè)的國際化和跨境投資印象深刻。他在最近舉行的“2012陸家嘴論壇”上指出,2006年中國企業(yè)的海外直接投資是180億美元,外國企業(yè)在中國的直接投資是660億美元。到2011年,中國企業(yè)的海外直接投資已達到600億美元,年均增長28%,基本趕上海外對中國的投資。

德意志銀行亞洲區(qū)投資銀行主席蔡洪平認為,現在是跨境并購的好時期:一是受宏觀經濟影響,很多公司的股價從來沒這么低。很多銀行股的市凈率低于1倍。二是無論國內國際,做增量投資市場空間不大,“這是一個存量資產的整合時代?!?/p>

雖然機遇不錯,但對于初涉國際化的中國企業(yè)來說,風險和挑戰(zhàn)重重。商務部的統(tǒng)計顯示,截至2011年度,我國的境外企業(yè)數量達到18000余家,形成海外資產約1.6萬億美元。然而,中國五礦集團總裁、中國國際跨國公司促進會副會長周中樞日前卻表示,2011年中國的海外投資凈收益為負268億美元。

風險這么大,為何還要走出去?一方面,這可能是為國際化交學費;另一方面,成功的好處也非?!罢T人”。弘毅投資總裁趙令歡說,多年前聯想就做到了國內第一,但依然有很強的危機感。因為在PC行業(yè),離開前五名沒人會記得你,而聯想當時恰好是全球第十名。通過冒險收購IBM的PC業(yè)務,聯想如今晉升全球第二大電腦公司,無論規(guī)模還是形象都有了極大提升。

收購技術含量越來越高

縱觀今年以來中資企業(yè)的收購案,可以發(fā)現一個特點,那就是相比于早年瞄準能源資源等實物資產,如今中國企業(yè)對品牌、技術和渠道等無形資產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無論是三一收購昔日的德國技術老師,還是光明收購老牌的英國谷物公司,都屬于此類情況。

在一定程度上,這契合了蔡洪平關于中國企業(yè)“缺什么買什么”的論斷。中國經濟發(fā)展到如今,物質的供應已相對充裕,無論產業(yè)轉型升級還是需求更新換代,都對技術和品牌提出了更高要求。

光明食品集團董事長王宗南解釋了幾起收購案的動機:5.3億澳元收購澳大利亞瑪納森食品集團,是看中其在澳大利亞等地掌握的5萬個零售店鋪網絡,收購后光明的產品可以通過這個網絡進入國際市場。收購英國谷物公司維他麥,是看中其一流的品牌。

他坦承,國內的食品安全目前尚存在一些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除了把自己的品牌做好,也要到海外收購一些知名度較高的品牌。這些品牌,一般都有幾十年的歷史,引入中國后有助于提振消費者對中國食品的信心

收購的資產“升級”,收購的技術含量也在變高。紅杉資本合伙人沈南鵬說,相比于實物資產,品牌、技術的核心要素是人,對人的管理顯然要比對實物的管控難,這是中國企業(yè)海外收購面臨的新挑戰(zhàn)。

闖關練足內功是首位

面對本來就不小的風險,以及越來越高的收購難度,中國企業(yè)如何闖關?

練足內功是首位的。蔡洪平說,走出去的前提是“受人尊敬”,如果企業(yè)自身不過硬,收購的結果可能是糟蹋別人的品牌。管理咨詢機構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韓微文建議,對有些企業(yè)來說,在充分挖掘國內市場潛力之前,不要急著走出去。

找好幫手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中聯重科收購意大利CIFA、三一重工收購普茨邁斯特,都出現了私募股權投資基金PE的身影。“一般而言,PE擁有國際化的資源、廣泛的人脈,以及對行業(yè)的深入判斷,這是中國企業(yè)海外收購所急需的?!壁w令歡表示,而且,引入PE做幫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佐證收購是“商業(yè)化行為”,減少不必要的阻力。

王宗南也回應說,企業(yè)一般擅長實業(yè)運作。“從加強資本運作的角度看,歡迎PE作為財務投資者加入收購?!?/p>

海外收購,最容易被忽視的一點其實是理念沖突。王宗南說,在對企業(yè)的價值判斷上,中國采用的標準是稅后凈利潤,而海外卻注重EBITA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潤。每個國家的稅制和會計準則不一樣,國企在這些方面并未取得共識。王宗南強調:“更重要的理念是管理方法。我國對國企的管理,與國企對海外企業(yè)的管理,應該是大不一樣的。如果生搬硬套,那么收購是成功的,結果卻可能是失敗的?!?/p>


來源:新華網 何欣榮 劉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