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預計央行年內仍可能加息


作者:周靜雅    時間:2010-12-13





  貿易順差高位、CPI創(chuàng)28月新高、信貸數(shù)據高漲、央行上調主要銀行機構存款準備金率至18.5%高位……在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之際,多項經濟數(shù)據的出臺給貨幣政策取向多增變數(shù)。

  央行加息預期再度強化。多位業(yè)界人士表示,通脹壓力將會在2011年持續(xù)存在,在“貨幣政策正?;钡拇蟊尘跋拢陜妊胄腥杂屑酉⒖赡?。

  CPI數(shù)據超預期

  一個繁忙的周末!

  12月10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正式召開,該會議討論2011 年的具體經濟目標,并為“十二五”規(guī)劃的開局之年調控定調。

  同日,11月主要經濟數(shù)據次第公布。如市場預期,當月銀行新增信貸5640億元。至此,前1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7.44萬億元,全年信貸增量超過7.5萬億預定目標幾成定局。

  同時,海關公布的11月進出口額大幅超越預期,其中出口達1533億美元,進口1304億美元,均創(chuàng)出了有史以來中國最高的單月進出口額。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與工業(yè)增加值增速也開始反彈向上。

  當日晚間,央行宣布,再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主要銀行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達到18.5%高點。

  12月11日,出爐的11月CPI和PPI 水平雙雙大幅超過市場預期,達到5.1%和6.1%。其中,CPI數(shù)據創(chuàng)下28月來新高水平。

  政策邏輯連貫

  央行此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可謂邏輯清晰,完全符合市場預期。

  在物價上漲、貨幣條件常態(tài)化背景下,富余貨幣必須適當收縮。多位接受采訪的分析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12月10日再度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正是出于抑制信貸擴張沖動、對沖外匯占款,釋放抑制通脹預期等因素考慮。

  11月信貸數(shù)據顯示,11月M2增速達19.5%,增幅比上月高0.2個百分點,同時由于目前央票一、二級市場利率倒掛,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效果減弱,上周央行3年期央票宣布停發(fā)。

  “市場上資金充裕,央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是對沖金融體系過剩流動性的主要手段之一?!苯煌ㄣy行601328,股吧金融研究中心指出,在國內信貸需求旺盛、境外資本流入壓力較大、同時公開市場回籠存在一定困難的情況下,預計2011年底之前存款準備金率還有可能上調3~4次,每次0.5個百分點。

  “假設11月的存貸增長基本同步,12月存款增長為萬億以上級別,貸款有可能萎縮到3000億左右,富余的貨幣數(shù)量實質上足以再支撐3次存款準備金率的提升?!眹鹱C券600109,股吧認為,一季度依然存在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性。

  “在找到新的流動性管理工具之前,明年存款準備金率很可能達到23%的高水平?!迸d業(yè)銀行601166,股吧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在“第一財經金融價值榜”上表示,在明年M2目標15%~16%、信貸規(guī)模6萬~7萬億元的預期下,加強流動性管理是明年的應有之意。

  不過,面對“流動性泛濫、但資金很緊張;貨幣供應很多、但信貸非常緊縮”的現(xiàn)象,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在“第一財經金融價值榜峰會”上表示,矛盾癥結就在于國內高達18.5%的存款準備金率及2%~4%的超額準備金率凍結了金融市場體系中近20萬億資金。

  加息預期強化

  數(shù)量型政策工具并未減弱價格型工具使用的可能性。相反,通脹壓力的上升再次強化了加息預期。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指出,不能把貨幣政策中的準備金政策、央票對沖等數(shù)量型工具與利率匯率等價格工具割裂來看,因為準備金率的提升同樣會影響市場供求關系,進而影響到利率等價格走勢,只是政策效應的傳導路徑等有所差異而已。

  “目前就判斷年內不會加息為時過早”。中金公司也認為,雖然央行選擇再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但該措施對流動性抑制作用相對較小,而目前的經濟數(shù)據顯示通脹風險進一步上升。

  “頻繁的存款準備金率上調,恰恰彰顯了加息的迫切性,年內仍應繼續(xù)加息?!濒斦J為,從表明宏觀當局堅定的反通脹決心已有效引導市場預期、縮短政策時滯、恢復公開市場操作管理流動性的能力等角度考慮,12 月份完成年內第二次加息的可能性依然很高。

  中信證券600030,股吧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在“第一財經金融價值榜”上表示,預期加息將會進一步推進,到2011年底將有兩到三次加息行為?!懊髂闏PI或將還會在4%以上,通脹壓力需要加息行為。資產價格的控制也需要一定程度的加息?!?/p>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加息在2011 年更加合適。國金證券則認為,不論從貨幣政策中介目標,還是對國際與國內息差的考慮,加息工具都沒有進入靈活調整、按照規(guī)則調整的歷史階段。再考慮存量房貸資產重定價對房價以及房貸支付的影響看,加息在2011年更合適。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周靜雅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