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個橄欖油膳食健康調研報告發(fā)布


時間:2014-04-28





  在北京召開的國際橄欖油高峰論壇上,我國首個《中國市場橄欖油與消費者健康及使用需求聯(lián)合調研報告》正式發(fā)布。

  報告指出,根據(jù)多個城市實地調研及分析結果,建議適量增加橄欖油攝入,替換部分日常其他食用油。這一方面有利于植物油消費多樣化,促進膳食脂肪酸攝入平衡;另一方面也有益于增加橄欖多酚等活性物質的攝入,減少過度氧化應激帶來的損傷。

  該調研引入國際先進的橄欖油檢測標準與方法,結合全國9個直轄市和省會城市的消費者實地調研,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所與歐麗薇蘭國際橄欖理事會認證實驗室共同合作完成。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近年來,我國居民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流行狀況日益嚴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所主任張堅說,大量研究表明,慢性疾病的流行,與膳食結構的改變密切相關。中國居民營養(yǎng)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顯示,有65%的城市居民膳食脂肪供能比超過20%~30%推薦量的上限。膳食中,畜肉類食物、植物油的消費量快速增長,全谷類食物攝入大幅下降。這種膳食結構的轉變雖然為改善貧血、低體重等營養(yǎng)不良問題作出了貢獻,但也促成了多種慢性疾病的流行。

  近20年來,以橄欖油為主導的地中海膳食,對超重、高血壓、高血糖等慢性疾病的預防作用備受關注,采用地中海膳食模式的人長壽幾率比采用其他膳食模式的人高出20%。

  國際橄欖理事會(IOC)油脂化學委員會主席康特(Conte)介紹說,地中海膳食并非純素膳食,它包含了一定量的動物性食物,橄欖油的攝入在所有食物中排名第三。橄欖油是地中海居民最重要的脂肪來源,油酸作為橄欖油最主要的脂肪酸成分,對膳食整體平衡以及預防慢性疾病的發(fā)生有著重要作用。

  “與西方國家居民膳食飽和脂肪酸攝入量過高不同,我國城鄉(xiāng)居民膳食中,飽和脂肪酸的供能比例在6.0%~9.0%之間,低于10%的膳食建議量上限?!敝锌圃和饧菏?、豐益首席科學家蔡南海強調說,但我國居民日常消費的主要食用植物油種中亞油酸含量較高,超過了世界衛(wèi)生組織專家委員會建議攝入量的上限,導致了體內膳食脂肪酸失衡,為慢性疾病的爆發(fā)埋下了隱患。

  蔡南海稱,目前,國內橄欖油品牌眾多,品類紛雜。本次調研依托IOC平臺,整合國際專家資源,運用先進的科研技術、分析檢測能力,總結了關于地中海膳食模式、橄欖油營養(yǎng)的科學研究和認知,同時就中國橄欖油的消費狀況、橄欖油的公眾營養(yǎng)價值和需求,給出了專業(yè)的消費主張。

  IOC素有橄欖油世界的“聯(lián)合國”之稱,是促進橄欖種植和產業(yè)發(fā)展、制定和實施歐盟橄欖油貿易標準化、推動技術研發(fā)、橄欖油分析檢測實驗室認證的最權威、級別最高的非營利性國際政府組織,1955年由聯(lián)合國贊助在西班牙成立。目前,國際橄欖理事會下設的成員國已覆蓋了世界98%的橄欖種植和生產地區(qū)。據(jù)了解,在歐洲有上千家橄欖油生產商實驗室,但能通過IOC認證的也不到50家,認證標準極其嚴苛。

  “橄欖油正成為全球食用油消費趨勢?!迸c會專家稱,由于消費需求的不斷增長,國際、國內的食用油巨頭紛紛加入到中國市場的競爭行列。

  近年來,我國橄欖油進口量飛速增長,橄欖油產業(yè)和消費均取得了巨大發(fā)展。糧油市場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橄欖油進口量連續(xù)5年保持幾何級數(shù)量遞增,國內橄欖油產業(yè)年均增長幅度逾60%。

  就橄欖油的品質判定,康特說,國際標準對橄欖油的品質、指標等作了詳細的規(guī)定和要求。以特級初榨為例,從感官評價到理化指標,再到安全指標,都有嚴格的判定規(guī)則。

  “很多消費者選油時,通過顏色來判斷,其實是不科學的?!睆垐栽诮邮苡浾卟稍L時表示,在感官評價標準中,對橄欖油最主要的判斷是口感。好的橄欖油,具有一定的辛辣和苦味,具有濃郁的青果和青草風味,嘗起來不會感覺有酸敗、泥土或發(fā)酵的味道。

  專家建議,從質量上,最好選擇大品牌和專業(yè)做橄欖油的品牌。選擇橄欖油時,主要看標簽。例如,可通過對產地、脂肪酸含量、活性營養(yǎng)物質的含量標注等來判斷。一般的橄欖油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最好在76%~80%之間。

  國內橄欖油品牌歐麗薇蘭總經理陳波也認為,目前消費者對特級初榨橄欖油的認知多為涼拌使用,其實其也適用于高溫短時類的中式菜品中。橄欖油在高溫時化學結構仍能保持穩(wěn)定,可在食物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使食物營養(yǎng)成分免遭破壞,并防止食物吸收過多脂肪。

來源:中國質量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