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待議稿上顯示,巴氏奶標準初稿的起草單位是蒙牛乳業(yè)集團,生鮮乳標準由伊利集團起草,酸奶標準則由光明集團起草?!薄拔抑两褚矝]有明白,反復討論形成的送審稿,其中一些關鍵性標準,最后為什么會被推翻?”“我現(xiàn)在沒什么可說的了?!薄罢f了有什么用?”幾位參與乳品標準制訂的專家的感慨,讓人們對國標是否遭到企業(yè)的綁架產生疑問。這是11月28日《人民日報》的報道。對此,乳企予以否認,稱負責起草的只是最初討論稿,最終稿要綜合各方意見,不代表企業(yè)單方意志,企業(yè)綁架和左右標準制定的說法不成立。
質疑
乳品標準大降企業(yè)責任感何在
送審稿提出的標準是每克生乳菌落不超過50萬個、每百克生乳蛋白質不低于2.95克,而此后正式公布的方案,菌落放寬到200萬個,蛋白質降低到2.8克。至于送審稿在哪個環(huán)節(jié)發(fā)生改動,為什么改動,專家們均表示不清楚。在三聚氰胺陰霾尚存的當下,相關部門不僅不回應消費者質疑,不想辦法提高乳品標準,反而讓乳企自己起草乳品國標,在奶業(yè)專家不知情的情況下,推翻送審稿,大幅降低乳品標準,導致中國乳品標準全球最差。中國乳品標準如此之低,乳品質量如何保證?消費者如何放心?監(jiān)管部門與乳企的社會責任感何在?
令人失望的是,處于輿論漩渦的中國大型乳企不拿出誠意自證清白,卻集體保持沉默。而相關部門躲在民意的背后打醬油保持失語狀態(tài)更令人失望。如果相關部門不對乳品新國標“倒退”作出解釋,不拿出行動督促中國乳企提高質量,消除消費者疑問,消費者恐怕只會用腳投票。只要經濟條件允許就直奔洋奶粉而去。最后會造成多輸?shù)木置妫罕O(jiān)管部門自廢武功、自傷公信,中國乳企把市場拱手讓人,消費者經濟負擔增加。這只會坐實洋奶粉的定價話語權,讓洋奶粉繼續(xù)傲慢下去。
在喧囂的洋奶粉漲價漩渦中,價格相對低廉本是國產奶粉競爭優(yōu)勢。然而,中國乳企不知道抓住契機,拿出行動重新取得消費者的信任奪回市場,反而自我感覺良好,自降乳品質量標準,漠視如潮的質疑聲音,恐怕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速凍食品安全國標倒退,乳業(yè)新國標全球最差,作為中國消費者,我無話可說。
評判
乳企起草違背原則監(jiān)管無作為該反省
盡管乳業(yè)巨頭紛紛站出來進行辯解,但是,即便乳企只是負責起草最初的討論稿,這也是違背原則的。作為乳品新國標,本該是約束乳企的“緊箍咒”,從而保障公眾能喝上安全放心的奶。然而,當新國標淪為乳業(yè)巨頭共同孕育的“產品”時,那么,如此“緊箍咒”對于這些乳業(yè)巨頭來說,勢必就淪為了擺設。而遭到巨頭“綁架”的新國標,又如何來保障公眾喝上安全放心的奶呢?
這些年來,隨著公眾生活質量的不斷改善,大家的健康意識也逐漸增強,因此,相關部門也應針對公眾對于安全放心食品的強烈追求,不斷對相關檢測標準進行完善,繼而拿出更加科學合理、更加人性化的“新國標”。然而,在此大趨勢下,乳品新國標竟陷入“綁架門”,怎么能不令公眾失望?
毫無疑問,當乳品新國標由乳業(yè)巨頭們聯(lián)手打造時,如此新國標,對于相關乳品巨頭們來說,必然沒有任何約束力,這不僅會讓相關企業(yè)在追逐經濟利益的過程中為所欲為,也容易讓這些乳業(yè)巨頭形成對相關產業(yè)的壟斷格局,無論是對于良性的市場競爭,還是對于廣大公眾的消費,都必然會帶來諸多不良影響。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可見,制定食品安全國標也該實現(xiàn)“標準化”了,否則,可能會有更多的食品安全國標重蹈乳品國標的覆轍。北京晨報
-三言兩語
●乳品安全國家標準,豈能迷霧重重?
——李方向
●這個國標是否全球最差?是否有暗箱操作?反正我們是迷糊了,只盼望著多些清晰明白的權威結論,好解答我們心中的疑問。
——陳思亦
●乳業(yè)標準能否趨向公眾利益,要看標準制定過程的博弈程度,如果博弈過程缺少了公眾話語權,缺少了透明監(jiān)督,缺少了各方制衡,“新國標”勢必被某些利益集團所裹挾,削足適履也就在所難免。至于誰人幕后操刀,唯有真相方能說明一切。
——李繼彥
●面對質疑,一些專家居然拿“國情”來搪塞公眾,難道國人的健康標準就得用“低配置”嗎?但是,我們平日見到的那些“內外有別”的國標還真不在少數(shù)。
——易曉敏
●蒙牛、伊利、光明是乳業(yè)老大,他們意見建議不可忽視,但是作為生產者,自己制定相關的標準,能定得“準”嗎?
——劉一言
●不少國人喜歡購買國外品牌奶粉,其中的原因有不少,而最直觀的就是,國外的標準相對來說,更清晰,關鍵性指標更高,如果制定的標準反而比原來低了,怎么聽著都不是件好事。
——鐘學城
●俗話說,謠言止于公開。所以,專家們呼吁公開制訂乳品新國標的會議紀要,完全合情合理。如果組織方愿意公開“內幕”,展示終審稿某些結論被推翻的理由,質疑的聲音一定沒這么大。
——和法堡
●如果不是參與乳品標準制訂的專家?guī)ь^喊冤,消費者估計是打破腦袋都不會想到所謂的乳品國標是由奶企大佬自說自話。
——李靖潔
來源:財訊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