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奶粉、染色饅頭、蘇丹紅、地溝油、瘦肉精以及名目繁多的添加劑,似乎在有意識地“增強”國人的“肌體抵抗力”。蟲子問題的出現(xiàn),消費者又要熟練掌握包括鑒別蟲子“國籍”在內的一切必要技能。
說到蟲子的國籍,需從奶粉的國籍說起。再也無人相信“一袋牛奶振興一個民族”的大話,再也無人相信“三鹿奶粉,更多健康”的騙局,中國的奶牛即使“吃的是靈芝草,喝的是礦泉水,用的是太陽能”,由于其經(jīng)營者曾經(jīng)大批制造了“結石寶寶”、“大頭娃娃”的悲劇,從而使許多“中籍奶粉”品牌徹底喪失了起碼的市場信譽。奶粉黑幕曝出,“三鹿”將責任推給奶農,奶農將責任推給奶牛,奶牛將責任推給牧草……然而,國人對“國奶”的失望卻既成事實。電視廣告上歐盟、荷蘭不絕于耳,港深海關搶購“外籍奶粉”的父母絡繹不絕,即使如此,國內一些經(jīng)銷“外奶”的業(yè)者仍然不思悔改,似乎抱定了讓所有奶粉在中國市場亡族滅種之志。
頃見報道,10月20日,青島王先生花了239元為孩子選購了一桶900克荷蘭原裝進口美素力金裝1階段奶粉,竟然在奶粉中發(fā)現(xiàn)了蟲子,“24日凌晨1時我起來給剛出生的寶寶沖奶粉,一勺下去發(fā)現(xiàn)一個白色東西一動一動地來回鉆,我仔細一看竟然是活蟲子,當時沒把我惡心死?!庇浾邚耐跸壬峁┑匿浺糁新牭?,經(jīng)銷商先是同意為其更換一桶,由于已經(jīng)開封食用,只能換成400克裝的小包裝。當王先生追問為何奶粉里有蟲子并要求加大賠償力度時,經(jīng)銷商態(tài)度惡劣,隨即改口:“我們原裝進口的奶粉生產鏈都是在荷蘭,你怎么證明長在奶粉里的蟲子就是荷蘭的蟲子?。∧憬o我證明看看,你能證明我就按要求給你賠!”美素奶粉中國總公司市場公關部媒體發(fā)言人黃女士稱,“美素奶粉從奶源選擇到灌裝的整個生產過程全部是在荷蘭進行的,要經(jīng)過嚴格的高溫殺菌和真空包裝,根本不可能有活物存活的條件?!?
看來王先生要想打贏這場維權官司,必須證明這條蟲子的國籍。中國奶粉已經(jīng)名譽掃地,至少到目前尚未聽說中國奶粉如同“達芬奇家具”一樣漂洋過海到歐洲海域周游一圈而成為進口產品的奇跡;鑒于中國奶粉的市場聲譽,出口轉內銷已然不可能,似乎也不曾聽說中國奶粉企業(yè)在荷蘭設廠投產再出口國內市場的信息;由于中國奶業(yè)羼雜使假屢禁不止,荷蘭從中國進口原料從而帶進“中籍蟲卵”的可能性也被排除。何況從技術上說,此種品牌的奶粉因系罐裝體,進入中國市場后,土生土長的中國蟲子根本無法鉆進去。由此可以推斷,這條蟲子根本不具備“madeinchina”的可能性。從國際交往的慣例看,證明國籍的有效證件只能是護照。然而,中荷兩國政府似乎都不曾有過為蟲子頒發(fā)護照的先例。更何況這條蟲子倘若并非中荷兩國的合法“居民”,而是“非法入境”的“偷渡客”,此種情況又當如何鑒別?其實,這條蟲子擁有中國國籍抑或荷蘭國籍并不重要,何況,在奶粉中,“外國蟲子并不比中國蟲子美”,既不會因為蟲子的“中國特色”而增光,也不會因為蟲子的“北歐模式”而添彩,它們的蠕動,對消費者造成的危害都是一樣的。
這則報道中,有一點是值得肯定的,那位黃女士告訴記者,“不過考慮到消費者的利益,我們決定公司出錢將奶粉送去國外檢測……或者是請北京或者山東的生物檢測機構代為檢測,看看蟲子是荷蘭物種還是中國物種,如果證實的確是我們公司的疏漏,我們一定會按照相關法律賠償消費者?!边@則信息倒是值得肯定。首先,對于這條蟲子國籍的鑒定,“我們決定公司出錢”,從而為王先生減輕了鑒定物證的經(jīng)濟負擔。其次,按照“如果證實”的立場看,由于“我們公司的疏漏”并非不可能,那么,奶粉中的蟲子,無論是中國籍還是荷蘭籍,都不影響經(jīng)銷商履行對于消費者的法律責任。
實施市場經(jīng)濟之初,有人興奮不已地宣稱,市場經(jīng)濟就是法治經(jīng)濟,就是信用經(jīng)濟。因為沒有法治與信用,市場機制就無法正常運行。然而,上述論點只是應然,而非實然。從黨的十四大算起,在我們這個神奇的國度里,市場機制運行不到20年,法治與信用已經(jīng)成為稀缺資源,三鹿奶粉、染色饅頭、蘇丹紅、地溝油、瘦肉精以及名目繁多的添加劑,似乎在有意識地“增強”國人的“肌體抵抗力”。各種化學毒素在中國民眾體內日益普及之際,蟲子問題的出現(xiàn),又為中國民眾也是“肉食動物”創(chuàng)造了試驗前提。我們沒有必要對讀者宣講企業(yè)要有社會責任、政府要加強監(jiān)管的大道理,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如同媒體通常告誡民眾的那樣,消費者一定要熟練掌握包括鑒別蟲子“國籍”在內的一切必要技能。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安立志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