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全球的城市化進程都那么快,中國接近50%了。六七億跟農業(yè)生產沒關系的城市人口一日三餐都要吃東西,食品當然顯得很重要。
可是食品早就讓人不放心了,泡菜里有著色劑,果凍里有防腐劑;一支雪糕含16種食品添加劑,一袋方便面中有14種……媒體調查顯示,近九成的食品含有添加劑,而生活中的“食品添加劑”有2000多種。不管是直接添加,還是間接添加,每個成人每天大概要吃進八九十種添加劑。兒童就更慘,三聚氰胺奶粉,2008年讓國人印象深刻乃至恐慌。
以前廣大鄉(xiāng)村有句老話,不干不凈,吃了沒病。以我鄉(xiāng)村15年生活的觀察和體驗,這話放在污染少、原生態(tài)的鄉(xiāng)村,不錯。反觀中國大大小小的城市,任你怎么愛干凈搞潔癖,食品過期了不吃,各種怪病還是防不勝防,洶涌而來。
直到今天,我們才知道食品里的添加劑有很大的問題。衛(wèi)生部健康教育專家、解放軍總醫(yī)院營養(yǎng)科趙霖教授說,食品添加劑科學、合理的應用很復雜。什么意思呢?通俗一點,這不是一般人能搞定的。可添加可不添加的不添加,不得不添加的盡量少添加。這個原則很基本很簡單,可是在食品加工一線工作的人們,又有幾個能真正做到這一點?!
最近,“瘦肉精”事件塵埃未落,“染色饅頭”、“回爐面包”、“牛肉膏”又接踵而來。這其中有著大量食品添加劑的問題,這讓我想起高三的時候,和很多同學一樣,沖刺高考學習到很晚,肚子餓了就吃一碗方便面,后來胃子都吃傷了,再后來,我才知道自己吃的是不放防腐添加劑兩天就會變質的“方便”面……號稱“吃在四川,好吃在樂山”的歷史文化旅游城市樂山,前不久也發(fā)現很多商販用工業(yè)松香給雞鴨鵝煺毛。而工業(yè)松香內含有鉛等有毒物質,不僅損害肝腎,甚至會致癌,且加工煮沸過程中所產生的氣體嚴重污染周邊環(huán)境,屬《食品安全法》明文禁止的物質。
這樣的動物食品加工環(huán)節(jié)中,使用非法、有害添加劑的比比皆是。大概真是偉大的馬克思所說: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家會鋌而走險;如果有200%的利潤,資本家就會藐視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潤,那么資本家便會踐踏世間的一切。商販們趨利起來,瘋狂的程度絕不亞于“資本家”。他們做食品加工,添的哪里是添加劑,添的簡直是“毒品”!
食品在源頭上已經這么“渾濁”了,普通老百姓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政府“有關部門”能在食品銷售過程中“正本清源”,不讓大家吃到那么多“毒品”。細數起來,能在食品安全問題上執(zhí)法的“有關部門”還不少,有農業(yè)局、質監(jiān)局、工商局、衛(wèi)生局、商務局、食品藥監(jiān)局六大部門。令人遺憾的是,六大部門在食品安全例如食品添加劑問題上,從來都是相互推諉,不僅不作為而且還有為了與食品廠家分利進而包庇、縱容有毒食品在市場上流通。
還有重要的一點,不是中國人逆來順受,也不是中國人不懂“便宜沒好貨”的道理,而是工資增長的速度遠遠趕不上物價飛漲的速度。中國人死不起(墓地比房子還貴),中國人更活不起。你沒看見中關村那些穿得“周吳鄭王”的都市白領,都站在小攤前坐在“蒼蠅飯館”吃著飽含各種添加劑的有毒食品?!為了妻子孩子房子車子,民眾真是省吃儉用,無利而不往。有些時候明知這種食品添加劑使用有問題,吃了可能對人體有害,可轉念一想,價格低、吃了很久也沒有問題,別人都買,自己也就從眾隨大流的買了回去,繼續(xù)吃,繼續(xù)中毒。
追逐利潤的廠商,監(jiān)管不力的部門,無奈的普通消費者,從源頭到過程到消費終端,我們給有著嚴重添加劑問題的食品創(chuàng)造了一次又一次的空檔和機會。它們真的就像毒品一樣蔓延和充斥在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在媒體和輿論監(jiān)督日益發(fā)達的今天,像“百花齊放”一樣呈現在我們面前。
我很懷念在鄉(xiāng)村的生活,自給自足,大米是自己種的,蔬菜是自己栽的,家禽是自己養(yǎng)的,拿到集市上去買,還可以自豪的說一句:這都是沒用過化肥沒打過農藥沒喂過飼料的……正因為如此,今天的市面上,什么土雞什么糧食豬肉什么無公害蔬菜,才會如此火爆。
這又要扯到國民道德意識了,僅僅依靠法律體系是不行的,整體道德水平在滑坡,金錢至上利益至上自我至上,我們恐怕就要在一個“互相投毒”的時代悲慘的生活下去。提升大家的道德意識,是一個長期的事情,絕非一日之功。好事多磨,做人做事靠良心,食品添加劑可添的少添,不可添的堅決不添,我們都不做害人又害己的食品,把“良心”當作添加劑添入食品,那我們的食品就安全了,我們的孩子就安全了,我們也就安全了。
來源:騰訊博客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