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酒市場燃起了三把火


作者:李春霞    時間:2011-03-25





近年,白酒相關的犯罪行為越來越猖獗。中國白酒市場到底有多亂?白酒與白酒之間的距離到底有多遠?這樣看似不痛不癢的問題,實則猶如迫在眉睫卻不易察覺的火星,稍有不慎,流傳已久的中國酒文化便會化為灰燼,整個白酒市場便會面目全非,甚至,中國的經(jīng)濟市場也會因此失去平衡……



“杞人憂天、庸人自擾、胡說八道……”看到筆者將白酒內部矛盾上升為經(jīng)濟市場動蕩時,肯定有很多人在“翻白眼”。就像前陣子大家對“恭喜日本發(fā)生地震”、“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出去買鹽”之類言論翻白眼一樣。無論如何,暫且心平氣和看看當今白酒點燃的“三把火”,也許聽完后大家就能省去白眼了呢。

第一把火:虛。在這里虛,有三層含義,一是白酒價格虛高,二是消費者訴求虛偽,三是市場構架虛擬。搜羅白酒市場的亂象,首當其中應該是價格的“變態(tài)”。國酒茅臺,這個具有“給人臉上貼金”的功效的明星酒,從最初的幾十塊,到幾百、到幾千,再演化為幾萬元的禮品、幾十萬的拍賣品、幾百萬的收藏品……這些超出常理邏輯之外的價格變動,近年來就像白菜蘿卜般常見,為什么呢?因為部分消費者白酒訴求的虛偽:人情消費、身份消費、面子消費等等。

在價格虛高和訴求虛偽基礎上形成的白酒市場構架價格與價值的嚴重錯位的市場構架,當然也是不堪一擊的,即使是扶搖而上的茅臺酒,天知道會不會哪一天就被哪陣風給刮下來了呢。

第二把火:亂。一方面是鉆法律空子的亂,如前陣子被五糧液告上法庭的七糧液。七糧液“傍大佬”,該怎么說好呢?本來人家最初的目的是坐享其成,最終卻落了個自取其辱。筆者只想說:它本來就比五糧液多了一個“2”嘛。難道買不起五糧液的人,會傻到去買瓶七糧液來舔舐傷疤嗎?另一方面是違背法律的亂。主要指那些“換個馬甲”搖身成品牌的冒牌貨。有數(shù)據(jù)顯示,現(xiàn)在的市場上,大概有90%的茅臺都是假酒。我想,那些花上萬元回收茅臺酒瓶的家伙,想必有不少都是假酒商吧!

第三把火:失!白酒的靈魂——精、氣、神淡然無存。中國傳統(tǒng)酒文化中的英雄氣概、養(yǎng)生追求、智慧結晶早已淪為滄桑。曾經(jīng)“酒能治百病”,如今“喝酒傷身體”;曾經(jīng)“酒逢知己千杯少”,如今“酒逢千杯知己少”;曾經(jīng)“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如今是“三杯下肚,下泄上吐”;曾經(jīng)是一包雜糧一粒酒曲酵出一壇美酒,親朋好友齊聚一堂和和美美,如今是一疊鈔票搭上一個腸胃,客戶領導逗得你昏昏沉沉;曾經(jīng)盡興時偶爾“賞酒”,如今舉杯間不免“罰酒”;曾經(jīng)的酒鋪是百姓酒賣給尋常人,如今的賣場是天價酒刺痛平民心……

看了這些亂象之后,大家是不是都該好好想想了。消費者想想:我們應該樹立怎樣的消費觀;企業(yè)想想:我們應當如何把握市場規(guī)律;相關部門想想:我們應該如何調控中國白酒市場……


來源:華聲在線 作者:李春霞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