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三大品牌燕京啤酒、華潤雪花啤酒及青島啤酒先后漲價后,如今,一些區(qū)域性的中小品牌也開始效仿,這股漲價潮正在蔓延。昨日,記者獲悉,新疆品牌伊犁雪正在醞釀今年4月份的提價,提價之后,每包9瓶裝的啤酒大概上漲2元至3元,提價幅度為10%至20%。此外,一些媒體的報道也指出,很多地方啤酒也開始醞釀漲價,有些還采取了為啤酒“瘦身”的變相漲價方式。
而2011年1月,燕京啤酒、華潤雪花及青島啤酒三大品牌已經紛紛對旗下部分產品進行了提價,如1月18日燕京啤酒全線上調價格,從總廠到分廠,每箱啤酒根據品類不同,上漲5元至8元,平均漲幅在10%至15%。
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競爭激烈,各大啤酒企業(yè)不敢提價,尤其是在當前的消費淡季,因為國內啤酒企業(yè)多集中在中低檔啤酒市場,消費者忠誠度不高,且對價格較為敏感,一旦漲價,容易造成消費群的流失進而影響企業(yè)業(yè)績。
“此輪啤酒企業(yè)提價主要由兩方面原因造成?!闭遭x策管理咨詢合伙人周定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一方面是成本推動型上漲,原材料、人力、物流成本一直都在上漲;另一方面,基于通脹的預期,大家對通脹的擔憂,使得企業(yè)也有提升價格的沖動和行動。”
之前,華潤雪花董事總經理王群表示,目前世界主要產麥區(qū)因美元貶值,造成大麥價格上漲,另加上國際航運價格及燃油上漲,麥芽價格上漲的緊張局面將不斷加劇及持續(xù)下去。由于成本壓力上升,他預計2011年整個啤酒業(yè)會有一輪漲價,幅度約一成,具體則針對不同區(qū)域、市場競爭激烈程度來確定。
有數據顯示,2009年進口大麥210美元/噸,而到了2010年,進口大麥價格在370美元/噸,上漲幅度超過50%。去年12月初,申銀萬國分析報告中也指出,大米價格上漲了10%左右,包裝物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大約在5%至6%,包裝物的成本占比為51%。
此外,也有分析指出,此輪原材料漲價給啤酒企業(yè)帶來的壓力比2008年小很多。此輪漲價是啤酒企業(yè)借著通脹之機提升利潤空間,保證企業(yè)的盈利,抵消原料上漲的壓力,從而將成本壓力轉嫁給消費者。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