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樊緊急要求排查湖北遠山乳業(yè)有限公司生產的50件有毒乳酸玉米奶。這批乳酸玉米奶每公斤含了4.8毫克三聚氰胺,含量嚴重超標,而出貨記錄顯示,這50件產品可能銷到襄樊
任何人恐怕都不得不佩服三聚氰胺不死的生命力,從2008年那場至今令人記憶猶新的乳業(yè)災難、結石寶寶開始,三聚氰胺就一直未曾遠離我們,而今又出現(xiàn)了。誰也不知道,如果這批毒奶無法追回,又會給消費者帶來怎樣的傷害?
梳理一下三聚氰胺的起起伏伏,不免令人驚心。自2008年乳業(yè)三聚氰胺風波之后,先是2009年底陜西金橋乳業(yè)賣出三聚氰胺,偷梁換柱瞞過質監(jiān)部門,而后緊接著是上海熊貓乳品公司因涉嫌生產、銷售三聚氰胺超過國家標準的乳制品,被監(jiān)管部門依法查處。沒想到現(xiàn)在又出現(xiàn)了三聚氰胺嚴重超標的玉米奶。
其實,對于三聚氰胺我們一直在圍追堵截,質監(jiān)部門繃緊了神經,相關部門也從立法上予以規(guī)范,且追繳銷毀當年含有三聚氰胺的有毒奶源,但好像總是有些徒勞無功的味道。據(jù)悉,上海熊貓和陜西金橋曝出的問題,都是使用了當年遺留的含有三聚氰胺的有毒奶源所致。那么我們不禁要問,這次三聚氰胺嚴重超標的玉米奶到底來自哪里?是當年遺留還是新近出產?只要有毒奶未被徹底銷毀,就還會流通,恐怕之所以留著就是用來流通牟利的,如果是新近生產,那么更令人擔憂,籬笆墻雖然扎了,還是露出了不小的漏洞,抑或漏洞原本就沒補齊,而我們再次受了同樣的傷害。查“去脈”更要查“來龍”。
當前食品安全廣受關注,而不死的三聚氰胺可謂濃縮著食品安全的痼疾,相關部門監(jiān)管缺位、懲處過輕,相關食品領域行業(yè)自律缺失,商業(yè)道德倫理約束乏力,企業(yè)誠信缺位,面對監(jiān)管心存僥幸,不憚于違法違規(guī),囿于利益和政績的治理理念滯后,幾乎所有的食品安全問題都能在三聚氰胺身上找到影子。而最為不幸是,這些食品安全問題的背后,是多少消費者的苦楚與膽戰(zhàn)。
毫不客氣地說,三聚氰胺正在嚴重影響著一個行業(yè)的復蘇與成長,公眾對于乳業(yè)安全的信任,正在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和考驗。三聚氰胺事件反反復復,屢次發(fā)生,恐怕誰心里都會問,為什么我們總是在重復著同樣的錯誤?為什么相關企業(yè)是如此蔑視安全,蔑視質檢?而這同樣是對食品安全的拷問。對三聚氰胺這只麻雀不妨好好解剖。
來源:渤海早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