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我的生命綻放光芒,把我的黑夜點亮”
貴陽“折耳根”樂隊:4個盲人推拿師、1個外賣小哥,倔強地拔節(jié)生長
“雖然眼前一片黑暗,但內(nèi)心世界可以五彩斑斕?!?個盲人推拿師,1個外賣小哥,常這樣互相打氣。這5個“90后”青年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折耳根”。白天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晚上他們聚在一起,用不同樂器的音符相互碰撞。
行走在黑暗中,他們選擇追光,堅持向世界傳遞正能量。
從學習演奏樂器,到組建樂隊、站上舞臺……他們說,自己就像貴州人最愛吃的折耳根(魚腥草),深埋在泥土之中,積蓄精華,然后慢慢拔節(jié)生長。
深埋心底的音樂種子
1月2日晚上7點多,“折耳根”樂隊在貴陽市文昌閣一處青灰色城墻下,舉辦了一場“老城根”音樂會。瑟瑟寒風中,現(xiàn)場男女老少足足有幾百人,圍起了大半圈人墻。直播間里,還有數(shù)萬人次在線觀看。
“星期六去彈珠珠,星期天去揪麻雀,躲起貓貓找也找不著。夏天一來咯,我們就下河,洗澡洗到太陽落……”音樂會現(xiàn)場,這首由“折耳根”樂隊2020年創(chuàng)作,融合雷鬼曲風的《彈珠珠》,節(jié)奏輕快,那跳動的音符仿佛帶著大家穿越時空回到了童年。
頭發(fā)自然卷、皮膚略黑,身著黑色亮面羽絨服和緊身褲的陳克興,是樂隊主唱兼鍵盤手。手指在鍵盤上跳躍,他的歌聲隨之律動。他說,這首由他作詞作曲的歌里,每一句都帶有自己兒時的影子。
1992年,陳克興出生在黔西南一個偏僻山村——晴隆縣花貢鎮(zhèn)河塘村。從出生那一刻起,陳克興注定有著“不一樣”的人生。他患有先天視網(wǎng)膜渾濁、瞳孔發(fā)育不全,眼睛只微微有光感,世界幾乎一片黑暗。他說,小時候經(jīng)常被村里人說是“廢人”,也會有一些孩子在背后使勁拍一下他的腦袋,然后撒腿就跑,他自己卻只能蹲在墻角生悶氣。
直到有一天,身邊的小伙伴都去上學了,陳克興再次深深感受到自己的“不一樣”。好在村里的小學離他家不遠,雖然不能上學,充滿好奇心的他仍會跑到教室窗下偷聽。老師發(fā)現(xiàn),窗外聲音洪亮的他能更快、更熟練地背誦課文,十分感動,于是將他請進了教室。
7歲時,因為愛唱歌,爸爸花了100多元錢,買了一臺玩具電子琴送給他。陳克興愛不釋手,兩三天的工夫,便能摸索著彈出熟悉的旋律。他所在的河塘村是一個傳統(tǒng)布依族村寨,每年都會舉行唱歌比賽,陳克興年年拿第一名。他說,那時村里人都愛聽他唱歌,誰家買了卡拉OK,都要先叫他去唱上兩首。
彼時,在貴陽市盲聾啞學校的陳昌海和在大理特殊教育學校的楊志,都迷戀上了吉他。
陳昌海1991年出生在貴陽金華鎮(zhèn)金龍村,因患先天性白內(nèi)障致視神經(jīng)萎縮,眼睛只略有光感。他5歲時,父親去世,母親改嫁,他隨后被姑姑收養(yǎng)。后來很長一段時間,陳昌海都十分抑郁,因為家里的哥哥姐姐每天都去上學,只有自己不能,他失落、難過。有一次,他獨自在家時,從抽屜里翻出一大把藥吞了下去,企圖自殺。
12歲時,在當?shù)貧埪?lián)的幫助下,他入讀貴陽市盲聾啞學校。在樓道里偶然聽見一個學長抱著吉他自彈自唱,他羨慕極了,在心里對自己說:“我也要學。”
而遠在云南大理的楊志,已經(jīng)花120元買了他人生的第一把吉他,并夢想著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一名流浪歌手。與樂隊其他幾個伙伴不同,楊志8歲時輸液出現(xiàn)醫(yī)療事故,徹底失明。有一次,他去山上放牛,不小心從近4米高的斜坡上跌下,差點摔斷了鼻梁。從那以后,他對黑暗更加恐懼。直到后來在大理特殊教育學校,聽到歌手許巍的《時光》,由此愛上了音樂,他才開始變得陽光起來。
也許是音樂能給黑暗的日子帶來一點光,他們小小年紀,便都在心底埋下了一顆音樂的種子。“折耳根”樂隊吹奏手楊林心里的音樂種子,源于一次笛子演奏。清脆、悠揚、歡快的音符,好似一股電流導入他的身體,聽覺異常靈敏的他沉浸其中,從此愛上了笛子。
1992年出生的楊林,小時候因高燒導致雙目失明。幸運的是,10歲那年,當?shù)貧埪?lián)將他送到了貴陽市盲聾啞學校。不久,他開始跟著學校里的譚毅老師學吹笛子。此后很多年里,他都夢想著長大后要成為一名笛子演奏家。
跋涉千里拜師學藝
8支笛子,一個背包,兜里揣著800元錢,2013年初,楊林踏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車。經(jīng)過多年學習,他感覺自己的吹奏技藝已經(jīng)進入瓶頸期。早在2012年,他就開始盤算著去更大的地方,尋找更多學習機會。當時恰巧有個盲人朋友在北京朝陽區(qū)做推拿,楊林順利地以每月300元的租金,在這家盲人推拿店的宿舍住了下來。
學笛子多年,楊林每天都會花大量時間練習。但住在推拿店讓他犯了難,說話太大聲都怕吵到別人,更別提練笛子了。住下沒兩天,他開始出門尋找練習的地方。有路人推薦他去琴行,可到了一問,場地費要10元每小時,他摸摸自己的口袋,只好作罷;后來有人推薦他去公園,他從推拿店出發(fā),找了好幾條街,最終找到了“柳蔭公園”。
柳蔭公園早晨6點開門,楊林則堅持每天早晨5點左右起床,吃完早餐便步行前往,6點準時進園,開始一天的練習,一天練滿10個小時,下午4點回到住處。春夏秋冬、日夜交替,他一練就是兩年。為了養(yǎng)活自己,每天吃完晚飯,他會拿著一個家用塑料垃圾桶去街上賣藝,看不見,他就找聽起來人多熱鬧的地方。
他說,那兩年生活很艱難,但卻過得充實。時間久了,他定下七八個常去的賣藝地點,比如雍和宮、鼓樓、簋街……他一直不忘初心,到北京沒多久,就打聽到仰慕已久的中國殘疾人藝術團首席盲人笛子獨奏演員譚偉海的聯(lián)系方式。去拜訪的前一天晚上,楊林興奮得睡不著覺。
“見”到譚偉海,楊林激動得有些緊張。沒聊幾句,他撲通跪地拜師,并詢問譚老師需要多少學費,自己可以回去湊錢。譚偉海被楊林深深打動了:“你從貴州大老遠跑來找我學習,已經(jīng)很不容易,我不收你的學費?!辈痪?,在譚老師的指導下,楊林吹奏的笛聲從細軟變得越來越有張力。楊林說:“從笛子吹奏的技巧上來說,氣、指、唇、舌都有了很大進步?!?/p>
“折耳根”樂隊有一首原創(chuàng)歌曲叫《成功的路》,有幾句歌詞是這樣唱的:“我一定要走向成功的路,雖然一個人很辛苦,我還是努力地去付出,不管有多少痛和多少苦,都擋不住我的腳步?!边@條音樂之路,他們走得異常艱辛。
楊林鼓勵在貴陽盲人圈里相識的陳克興到北京尋找機會。陳克興決定試一試。
2013年5月的一天,陳克興到達北京西站?!澳翘?,下了好大好大的雨,楊林到火車站接我,我們都淋成了落湯雞,回住處時還坐錯了車,又折返回來,可心里卻有說不出的開心?!标惪伺d說,兩人并肩走著,雖然互相看不見,心里卻很踏實。臨行前,和陳克興一同玩音樂的幾個好朋友,湊了些錢鼓勵支持他?;氐阶√幒?,陳克興掏出錢,一邊數(shù)一邊笑,還和楊林開起了玩笑,“不要去公園練笛子啦,請你去琴行練怎么樣”。
可沒過幾天,陳克興手里就只剩下幾十元錢了。他找到一個山西歌舞團退休后定居北京的演員,準備學習聲樂知識,學費是每節(jié)課300元。他掏出兜里的錢給老師看了看,只有1800多元,但還是一咬牙買下了6節(jié)課?;刈√幍穆飞?,陳克興心里發(fā)慌,無奈之下,趕緊打電話向朋友借了點錢,買了音響,到街上賣唱,“一天唱兩個多小時,少的時候能賺幾十元,多的時候有四五百元”。
當陳克興和楊林在北京努力求學時,身在貴州的陳昌海與楊志,已經(jīng)玩起了樂隊。
2011年,陳昌海和楊志在位于惠水縣的貴州盛華職業(yè)學校的盲人學院相識,并同幾個伙伴組成了“折耳根”樂隊的前身“光明樂隊”。他們先是跑到惠水縣一家琴行找老師學習,后來又在網(wǎng)上找教程聽課。大學的最后一年,兩人結伴輾轉貴陽、昆明、廣州等地賣唱。從那時起,他們就立志要把“盲人樂隊”做起來。
理想與生活并肩同行
“折耳根”樂隊成員中,最感性的是陳克興,歌曲創(chuàng)作能力最強的也是陳克興。談起過往,他總是悲喜交加。2009年,他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手機,有一次通過“電話對對碰”,認識了一位在貴陽的老師。老師答應教他音樂知識。陳克興腦子一熱,也沒跟家人說,便揣著100多元錢,轉了好幾次車來到貴陽。令他失望的是,他再也沒能聯(lián)系上這個老師。
陳克興很無助,又怕家人擔心,電話中告訴媽媽自己一切都好。他在貴陽的國貿(mào)廣場蹲了整整3天,每餐只敢吃一個饅頭,直到一個住在附近的老大爺注意到他。陳克興講述了自己的經(jīng)歷,還給老大爺唱了首歌?!澳愠媚敲春茫医o你介紹份工作吧。”很快,在老大爺?shù)耐扑]下,陳克興來到貴陽市下轄開陽縣,加入了一個專為紅白喜事表演的歌舞團。用陳克興自己的話說,從那以后,他“眼界打開了”。這也是他走出大山的第一步。
在柳蔭公園練笛子的楊林,生活快樂且安逸。但這份安逸在2013年5月的一天被打破了。那天上午10點鐘左右,楊林接到一個電話后,順手將裝笛子的包裹放在了公園涼亭的石桌上,然后去了廁所,不過10分鐘時間,回來包裹就不見了。楊林頓時慌張起來,包裹里有8支不同調(diào)的笛子,是他的全部家當,可怎么也找不著,問附近的大爺大媽也都說沒看見,他急得直抹眼淚。
兜里只有兩三百元,晚上還要靠這些笛子賣藝掙生活費,楊林不知所措,只能跑去求助老師譚偉海。譚老師幫他解了燃眉之急,不僅低價賣給他兩支笛子,還送了他一支。拿到笛子的楊林顧不上休息,趕緊去街上賣藝。他失落了很長一段時間,如今想起這段經(jīng)歷,仍然感到揪心。
由于街頭賣藝常常被城管驅趕,來到北京不足兩個月的陳克興想另謀出路。2013年7月初,他收到湖北荊州一個藝術團的邀請,月工資4500元。陳克興動心了,決定去試一把。有些得意的他和楊林告別后,來到火車站,在售票窗口買了張臥鋪票便上了車。到站后,陳克興打車去藝術團所在地,可車怎么繞也找不到他說的位置。撥通藝術團電話后他才發(fā)現(xiàn),自己火車竟坐反了方向,來到了遼寧錦州。
不知道是怪自己普通話說得不夠好,還是怪自己太粗心,陳克興至今心有余悸,那一天,他上演了一出現(xiàn)實版的“人在囧途”。當聽說接到報警的警察要送他去當?shù)鼐戎緯r,顧不上多考慮,他立刻到火車站買了最近一趟返京的車票。那時恰逢暑期,陳克興只買到一張站票,擁擠的車廂讓他喘不過氣來,就這樣站了整整一夜。
盲人追夢的路上,注定十磨九難?!皠e人能做到的,為什么我們不能?”這是陳昌海在接受采訪時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也是他們的心聲。陳昌海說,盲人想要彈奏一首歌,首先要記住樂譜,這個過程就比常人難得多。他們要依靠盲人專用的手機讀屏軟件,一點點記,然后不停練習,直到熟練掌握。
陳昌海在貴陽市盲聾啞學校時,就被選為殘疾人運動員,曾先后在貴州省殘疾人門球隊,貴陽市殘疾人田徑隊、殘疾人游泳隊做運動員,代表貴州參賽,拿過十幾枚金牌。沒有訓練時,陳昌海就在推拿店工作。他笑著說:“我去過很多地方做推拿,在北方,顧客喜歡緩慢、柔和、力度大,在上海,顧客就喜歡快準狠……”退役后的他,在2015年完全回歸盲人推拿崗位,并在2017年加入貴州盛華盲人推拿聯(lián)盟,開了一家屬于自己的店。
在陳昌??磥恚魳肥撬麄兩囊徊糠?,就像吃飯一樣,不可或缺,但卻算不上謀生的手段。如今,“折耳根”樂隊4個盲人的主業(yè)仍然是做推拿。他們接受采訪時,都很認真地說出了同樣一句話:“理想要與生活并肩同行。”
聚光燈下的幸福時刻
2014年,楊林得到了第一次登臺演出的機會。日日在柳蔭公園練琴,時間久了,一位居住在附近的“好心大哥”關注到楊林,并答應幫他舉辦一場個人專場獨奏音樂會。這一天,楊林被帶到地壇體育館的一個廳內(nèi),開始了他的表演。他不知道臺下到底有多少人,但此起彼伏的掌聲,讓他不停猜測,“可能是100多人,也可能是300多人”。當他吹奏悲傷的曲子時,他能清楚地聽到臺下觀眾抽泣的聲音。那一刻他是幸福的,因為他知道自己的音樂真的感染了別人。
2018年1月15日,“折耳根”樂隊誕生了,成員共有4位,同樣熱愛音樂的外賣小哥彭萬海就是其中之一。在貴州盛華職業(yè)學校上學時,他與陳昌海、楊志相識,再加上楊林,這就是“折耳根”樂隊的雛形。
彭萬海1993年出生,濃眉大眼、長相清秀,是樂隊里年紀最小的。他視力正常,除了擔任樂隊貝斯手之外,還承擔著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其他所有成員的“服務員”。整理樂器、調(diào)試話筒、操控電腦……事無巨細,都需要他來完成。
那時,他們白天忙碌,直到夜晚,樂隊才真正“醒來”。等到推拿店關門,他們聚在一起,移開躺椅,辟出空間——一拿起樂器,推拿店就變成排練廳。
那段時間,陳克興還沒有加入,他獨自一人在深圳打拼,連續(xù)兩年參加深圳市青工歌手大賽,第一次獲得亞軍,第二次問鼎冠軍。
“我要我的生命綻放光芒,把我的黑夜點亮,有再多的痛也無法阻擋,只要不放棄就有希望……”他的原創(chuàng)歌曲《綻放光芒》在比賽中大放異彩,感動了無數(shù)人。為鼓勵他,深圳市音樂協(xié)會主席姚峰專門寫了一首新歌《光明》。那兩年他不斷收到邀請,也和一些著名歌手同臺演出過。
閑暇時,陳克興還會去茶館、酒吧唱歌。在他心中,只要有舞臺可以表演、展示他的音樂,就是幸福的。最開始外出闖蕩的那幾年,懦弱孤僻、少言寡語的他不敢主動和別人講話,容易怯場。是音樂改變了他,讓他變得自信、開朗,變得更愿意去幫助別人。他也開始理解父母家人,不再埋怨。在茶館唱歌時,他還收獲了愛情。
作為“折耳根”樂隊的發(fā)起人,有什么事陳昌海都挺身在前。2018年5月,他們籌劃開一場樂隊專場音樂會,但場地問題讓他們犯了難。陳昌海東奔西走,找了很多人,最終得到了貴陽市水東路社區(qū)文化館的支持。
出乎意料的是,盡管沒有任何宣傳,演出那天文化館里聚集了300多人,這也是樂隊成員們第一次感受到集體表演的快樂。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到現(xiàn)場,感到很受教育,“原來殘疾人也可以這樣生活”。
陳克興是2020年初加入“折耳根”樂隊的。一年多來,樂隊每周都會抽時間一起排練,在不斷磨合、共同成長的日子里,也更加相互依賴。陳克興說,幾天不見這幾個兄弟都會感覺失落。他不羞于表達自己的感情,有時會撥通楊志的電話說“在干啥,我想你了”,其他幾個兄弟都說他是最“黏人”的一個。
陳克興深知單靠唱歌賺錢也不是長久之計,2020年回到貴陽后開始學習推拿。也是在這一年,樂隊開通快手和抖音賬號,收獲了越來越多粉絲和媒體關注。但時至今日,他們還未能通過音樂獲取收入。楊林說,他們幾個都是盲人,行動不便,很難獲得商業(yè)演出的機會。
2020年下半年開始,熱愛表演的他們,每周六晚只要有時間,都會在貴陽市文昌閣舉辦室外音樂會。聚光燈下,他們只想快樂地歌唱,并將這份快樂傳遞給每一個路人。
2021年,他們期待著能出一張屬于“折耳根”樂隊自己的專輯。(記者劉智強)
轉自:新華每日電訊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