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上海氣溫跌至冰點,消費者吳娟深夜11點在易迅網買了一臺取暖器,沒想到第二天早上8點出門前,快遞員已經出現(xiàn)在家門口,雙手奉上包裹。
這樣的情形已成慣例。伴隨電商的崛起,國內快遞業(yè)也完成了從“慢遞時代”到“高效時代”的轉型,尤其在最難掌控的“最后一公里”配送上,甚至超越了歐美發(fā)達國家。如果把國家版圖看成人體,物流是“大動脈”,快遞“最后一公里”則是深入到每個角落的“毛細血管”。專家表示,隨著未來物流量的提升,物流“大動脈”與快遞“毛細血管”的整合將成為關鍵。
“毛細血管”密布各角落
2013年最后一天,上海消費者陳小姐在淘寶購買了兩包農家自制桂圓干,發(fā)貨地點在廣東湛江的一個偏遠農村,兩天后貨就送到了她家中。陳小姐翻查了網上的快遞信息,3天時間里快件連軸轉運數次,十分高效。不過,現(xiàn)在3天的快遞時間差不多是最“龜速”了,在京東商城、易迅網等電商網站,一般都能實現(xiàn)“半夜下單,早上到貨”的神速。
國家郵政局發(fā)布的統(tǒng)計信息顯示,去年1-11月的快遞總數已經超過81億件,預計全年快遞數將超過90億件。90億件快遞送達千萬家,快遞業(yè)強大的“最后一公里”是如何煉成的?韻達快遞上海地區(qū)負責人認為,這與“毛細血管”的深入分布有關。以韻達快遞上海地區(qū)的數字來看,過去幾年,韻達的分撥中心從最早的1個增加到6個,服務網點從不到100家增加到現(xiàn)在的近200家,“去年以來,上海的韻達快遞通過自建、合作等方式建立了3000余家標準門店,同時建立了300余家倉儲服務,正是這些深深扎根基層的網點,極大地提高了快件運作效率?!?br>
韻達只是物流快遞行業(yè)快速拓展的一個縮影,多家社會物流企業(yè)以及電商巨頭的自建物流,共同織成了一張籠罩全國、深入到城鄉(xiāng)村鎮(zhèn)的“毛細血管”網絡。從“毛細血管”出發(fā),到“主動脈”中轉,再到“毛細血管”一路暢通,完成了快遞業(yè)的大發(fā)展。
不能只盯“最后一公里”
在資深物流與供應鏈專家楊達卿的眼中,中國快遞業(yè)“最后一公里”配送在短短幾年間能超越歐美國家,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但也有跡可循。“我國快遞需求的變化,是流通體系催生的產物?!彼J為,中國傳統(tǒng)的供應鏈渠道過于分散,層層加價,物流成本因為公路收費不斷增加,造成消費訴求大量轉移到成本更低的電商領域,促成了電商的繁榮,反過來也催生了社會物流的繁榮,這是一種倒逼式的超越。
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認為,在電商與快遞之間,天平并不是平等的,電商把“免運費”作為營銷策略,快遞變成了附屬品。
“快遞量的增速和快遞速度上,中國已超越美國,但代價是中國所有的社會物流都撲到"最后一公里"上,只在運輸和配送上創(chuàng)造了最大價值。這對于物流企業(yè)來說,附加值很低。”楊達卿認為,物流企業(yè)“另一只腳”應該深入供應鏈服務上,與制造企業(yè)的服務體系、售后體系打通,成為整個供應鏈中創(chuàng)造價值的重要一環(huán)。
整合與創(chuàng)新將打破瓶頸
近日,商務部副司長聶林海預測,2013年國內電子商務交易規(guī)模有可能超過10萬億元。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預測,幾年內光網絡零售交易額就將觸及10萬億元節(jié)點。
在“毛細血管”布局日益成熟的今天,更洶涌的快遞如何順利送達消費者手中?很顯然,一味撐大不是可行之策,整合、優(yōu)化社會物流基礎設施,才是再次飛躍的關鍵。目前,國內有兩種物流發(fā)展的新趨勢。一種是橫向整合,代表作是馬云牽頭的“菜鳥網絡”,形成一套開放的社會化倉儲設施網絡,向制造商、網商、物流快遞企業(yè)等開放;還有一種是縱向整合,代表作是京東的“亞洲一號”計劃,它有點類似于亞馬遜模式,未來也將開放出來,承接第三方企業(yè)的物流。
“這兩種方式都是未來的方向,"菜鳥網絡"重在打造生態(tài)圈,"亞洲一號"雖然相對封閉,但推進了倉儲、供應鏈等縱向一體化服務,兩者各有側重?!睏钸_卿表示,如果總結這兩種方向的特點,都擊中了一個關鍵點—整合,“體量小、服務差的快遞企業(yè),終究難以搏擊大市場,集約化發(fā)展、資源整合將是大勢所趨。”
來源:中國物訊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