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建設需解決的不僅是資金


時間:2013-08-26





  國務院日前發(fā)布《關于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意見》?!兑庖姟分赋觯虻胤秸蜕鐣Y本放開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資源開發(fā)性鐵路和支線鐵路的所有權、經營權,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鐵路。研究設立鐵路發(fā)展基金,以中央財政性資金為引導,吸引社會法人投入。

  長期以來,以“鐵公雞”為代表的基建投資在“穩(wěn)增長”領域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不過,近年來,在萬億規(guī)模負債的重壓下,鐵路建設的投融資基本只能依靠財政撥款或是發(fā)行由政府信用背書的鐵道債,而這樣狹窄的融資渠道顯然無法滿足鐵路建設所需的龐大資金。數據顯示,今年的鐵路固定投資額度達到6900億元,但今年前7個月,中鐵總公司僅完成全年固定資產投資額度的37.9%。因此,若要完成《意見》所提出的“爭取超額完成2013年投資計劃”目標,解決資金問題乃是當務之急。

  在此背景下,國務院出臺《意見》推進鐵路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無疑有助于開拓鐵路建設的資金來源,為未來鐵路建設提供更充足的資金支持;更有助于降低中鐵總公司的負債率,緩解鐵路建設的大發(fā)展需求和高額負債壓力之間的矛盾。同時,鐵路建設作為長期壁壘高筑的壟斷領域,其進一步向市場放開,有助于非公經濟更好地參與到社會經濟活動中來,在當前“穩(wěn)增長”壓力較大以及經濟發(fā)展方式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這樣的改革可謂恰逢其時。

  不過,我們應該看到,鐵路建設只是一個開始,在大量資金的推動下,鐵路建設里程自然可以以每年數百萬公里的速度增加,然而,后續(xù)的經營才是我國鐵路網絡發(fā)展的重頭戲,也是目前更需要解決的問題。眾所周知,資本是逐利的,當鐵路建設的投融資體系進一步邁向市場化的同時,鐵路建設的回報率也應該與市場接軌。近年來,我國的鐵路持續(xù)虧損,社會資本很難有進入的意愿。即便此次《意見》中明確“社會法人不直接參與鐵路建設、經營,但保證其獲取穩(wěn)定合理回報”,但以鐵路目前的盈利能力,這一保證最終能否落到實處,還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更關鍵的是,雖然在短期內,由于我國整體鐵路運能偏緊,整體運營里程與發(fā)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快速擴容的鐵路運力還能被龐大的需求所消化,使得鐵路運營收入能夠維持穩(wěn)定增長,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鐵路的盈利將越來越多依靠精細化的運營。若到那個時候,鐵路的盈利能力還和現在一樣,我國鐵路行業(yè)勢必將面臨更大規(guī)模的虧損和負債。

  所幸的是,此次《意見》也關注到了這一問題,提出不斷完善鐵路運價機制,穩(wěn)步理順鐵路價格關系,還明確了近3年的公益補貼機制和后續(xù)客運價格改革的時間表,并且鼓勵土地綜合開發(fā)利用。筆者認為,這些舉措將從多個維度增加鐵路企業(yè)的盈利能力,但未來中鐵總公司還需要更多地從市場的角度出發(fā),合理分配運能。尤其是在客運方面,應該更妥善地處理高鐵和普通鐵路之間的關系,緩解高鐵高成本和普通鐵路低運價之間的矛盾,在提升盈利能力的同時,更好地發(fā)揮鐵路在公共運輸體系中的作用。


來源:上海金融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