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達五年的低谷之后,航運業(yè)在某些方面的進展足以令人興奮。船舶經紀商ACM Shipping的執(zhí)行總裁Johnny Plumbe稱,有跡象表明市場氛圍開始好轉。英國百力馬公司研究總監(jiān)Mark Williams也同意這一觀點,認為最壞的情況已經結束,但對于2014年還是謹慎樂觀態(tài)度比較合適。
正如Williams所稱,目前并不能盲目樂觀。繁榮年代簽下的大量新船訂單仍然在建,西方經濟也仍處于衰退。運費率和船舶價值不斷下跌,許多公司申請破產。
航運業(yè)的復雜性使得準確預測十分困難,船型、船齡、貨物、航線等許多變量均有可能影響運費率。成品油輪市場正在好轉,VLGC船前景也相對樂觀,好望角型散貨船也開始盈利。
盡管美聯(lián)儲即將取消經濟刺激措施的消息讓人擔憂,中國經濟發(fā)展速度減緩及信貸危機的威脅也令人擔心,運力過剩問題也依然存在,不過BDI指數(shù)卻帶來了一些安慰。
BDI指數(shù)在今年達到18個月高點,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國補充鐵礦砂和煤礦庫存。2008年,BDI指數(shù)在六個月內從近12000點跌至700點以下。之后雖然也出現(xiàn)過虛幻的一線希望,不過積極因素正在慢慢累積。舉例來說,澳大利亞預測鐵礦砂出口量將會在未來12個月上漲14%,煉焦煤出口量也將上漲。
中國已經推遲了向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石和煤炭,確信美聯(lián)儲的行動會使價格進一步下跌。因此Williams預計,潛在需求存在,中國也將補充進貨,時間則很可能在第三季度末尾。另外,中國的人民幣保持與美元掛鉤,而強勁的美元也將使得中國的進口成本更低,從而促進需求。
頁巖氣行業(yè)的迅速發(fā)展也帶來了巨大影響。美國大量價格低廉的頁巖氣使得煤炭利用率變低,這使得煤炭被運送至歐洲。而居高不下的油價又造成了歐洲天然氣價格越發(fā)昂貴,進一步促進了這一趨勢。這對于運價上漲來說顯然是好兆頭。
今年航運旺季也催生了更多樂觀情緒。南北半球的干散貨市場預期都十分樂觀。集裝箱船運費率表現(xiàn)良好,大型集裝箱新船進入市場。冬季之前的高需求量使得第四季度成為油運旺季,而寒冷的冬天一直對貿易有利。
同時,船隊也開始調整運力。新船交付量下降,舊船拆解量增加。預測指出,2014年散貨船船隊增長速度將降低至個位數(shù),而油輪船隊增長速度也已經降至最低點。
不過,新船訂單量仍然在增加,大部分為成品油輪。這是由全球煉油市場的轉移導致的。煉油廠從歐洲和美國東海岸轉移至中東及亞洲。顯然,船東認為這將促進需求上漲,而這批新船將于2014年末開始投入使用。
二手船價格也在上漲。Williams認為這顯示了買家預期貨運市場也會增長。盡管如此,船舶價格仍然偏低。
航運業(yè)面臨轉折點的預感越來越強烈。不過,至少在一年內這一轉折不太可能會出現(xiàn)。而在轉折出現(xiàn)之前,船東對此無能為力。
來源:國際船舶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