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裝箱吞吐量世界第一,船隊規(guī)模世界第四,這些數(shù)字表明中國已然成為世界海運大國。但大而不強,也是我國面臨的現(xiàn)實境況。
日前,在交通運輸部水運局、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大連海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等聯(lián)合舉辦的“交通銀行-中國航運大講壇”上,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委員雷海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軟實力是中國建設海運強國的最大短板。
軟實力為最大短板
上海港2012年底集 裝箱吞吐量達到3200多萬標準箱,連續(xù)三年世界第一,而同比倫敦集裝箱吞吐量僅為300多萬箱。但迄今為止,倫敦仍被公認為世界第一的航運中心。雷海認為,強大的軟實力正是倫敦海運競爭力所在。
海運的軟實力主要體現(xiàn)在幾個方面:海事仲裁、航運保險和保賠、中介服務、船舶經濟、航運金融及衍生產品等。
作為老牌航運中心,世界20%的船級管理機構常駐倫敦,50%的油輪租船業(yè)務、40%的散貨船業(yè)務、18%的船舶融資規(guī)模和20%的航運保險總額都在此進行。而對于我國海運事業(yè)來說,以上諸多項目只是在近幾年才接觸。
以海事仲裁為例,世界范圍內海事仲裁最多的是倫敦,每年超過1000個,中國不到100個,雷海認為,這說明中國在IMO(國際海事組織)的發(fā)言權還是很弱,這與我國造船規(guī)模和港口規(guī)模非常不匹配。
另外,中國的航運服務業(yè)長久以來也難以做大做強,比如海運保險和保賠。目前中國海運保險分為船舶險和船東責任險兩大塊,分別由保險公司和中國船東互保協(xié)會負責。
船舶險是一種商業(yè)保險,雷海說,該保險只有在船沉的情況下,船公司才能從保險公司處獲得賠付。因為賠付金額較高,國內的保險通常采取和國際上的大公司分保,即共分保險費,共擔風險。但由于國內保險公司在這一領域的體系不健全,信譽度不高,難以獲得分保渠道。另一方面,對于國內一些資質較差的民營船公司,保險公司不愿意承保。
“保險是船公司的最后一道保險杠,風險轉移不出去,船東要承載很大的風險,背著包袱,怎么去面對國際航運的競爭?”雷海反問道。
硬實力是基礎
除了軟實力不強,中國海運硬實力也沒有想象中強大。
對此,上海海事大學教授真虹給出了兩組數(shù)據(jù):1990年我國外貿港口吞吐量約為1.64億噸,2012年外貿吞吐量是30億噸,22年增長了18倍;1990年我國國際海運掌控的運力約2500萬載重噸,到2012年運力是1.24億載重噸,僅增長了5倍?!斑\力只增長了5倍,這么多貨物哪里去了?很多是被非中國的公司控制的船隊運走了。我們的硬實力需要大步前進?!闭婧缯f。
大連海事大學教授孫光圻稱,我國海運的硬件方面主要存在幾個問題。
一是技術結構。我國船隊規(guī)模居世界第四位,但是散貨船隊在高標準、環(huán)保低碳的超大型船舶的前瞻性的準備不足。
二是船隊的資本結構需要調整?!笆澜缟虾_\強國團隊的資本絕大多數(shù)來自民間,而我國的資本相對比較單一。雖然有山東??者@樣比較有實力的民營企業(yè),但和中遠、中海、中外運、招商這些國有船隊相比,力量還是比較薄弱?!睂O光圻說。
三是船隊的航線結構。在他看來,想要建成海運強國,不僅為本國外貿服務,還應該參與全球物流運輸。
四是人才建設。這不僅反映在技術方面,更為重要的是理念。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