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運價改革 魚和熊掌都能兼得


時間:2014-05-05





  近期,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的《關于包神、準池鐵路貨物運價有關問題的通知》稱,準池鐵路今年上半年投入運營后,貨物價格實行市場調節(jié),國家發(fā)改委稱這是國內放開鐵路運輸價格的首次嘗試。4月14日起,高鐵客貨運也開始嘗試定價自主化,目前京滬和京廣高鐵在原商務、一等座打折的基礎上,開始小范圍試水二等座打折,此舉被業(yè)內人士認為是鐵路客運市場化定價機制的破冰之舉。


  國家對鐵路運輸主導價格的簡政放權,讓處在改革深水區(qū)的鐵路運輸有了零距離挺近市場經濟的競爭力!

  任何一個企業(yè)要想在當前社會市場經濟的大環(huán)境中取得良性運轉,離不開迎合市場的需求,這是客觀存在的基本事實。而鐵路運輸作為社會綜合交通運輸方式之一,亦是如此。由于鐵路運輸一直過多的肩負著傳統(tǒng)社會責任,國家政府一直主導著鐵路運輸的公益性。人民大眾日常生活最基本的需求莫過于“柴米油鹽醬醋茶”,而保持物價的相對穩(wěn)定,鐵路運輸價格一直從事于廉價的公益性運輸模式,絲毫沒有市場經濟商業(yè)性質的存在,這也就是意味著鐵路運輸一直在賠本賺吆喝,也就有了鐵路目前有不容忽視的企業(yè)負債問題。過低的鐵路運輸價格讓鐵路部門傷了筋骨,只有勒緊了褲腰帶來興建惠及民生工程的鐵路基礎建設,顯而易見,鐵路部門在相當一段長的時間內,仍然將“安全優(yōu)質、興路強國”宗旨作為服務民生的中心工作,已著實不易!時至今日,國家放寬了鐵路運價的權限,讓處在困境之中的鐵路部門實實在在的減輕了改革的束縛,將極大的促使鐵路部門在社會市場經濟中充分行使其企業(yè)職能,根據市場運輸的需求定運價,切實的激起鐵路運輸市場的一潭活水,注定提升鐵路運輸的市場競爭力。


  鐵路運價改革的的小試牛刀,還將極大的吹響社會資本涌進鐵路建設領域的號角。

  至于為什么鐵路建設領域沒有社會資本積極去參與進來呢?毫無疑問,歸根結底就是因為,社會資本參與鐵路建設領域之后,壓根沒有鐵路運價的主導資格,使得大量的社會資本對鐵路建設投資望而卻步。為社會資本帶來興奮劑的是,去年八月份國務院發(fā)布的《關于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意見》提出,堅持鐵路運價改革市場化取向,分步理順價格水平,創(chuàng)造條件,將鐵路貨運價格由政府定價改為政府指導價,增加運價彈性。此政策的一出臺,不僅緩解了鐵路建設融資老大難的問題,重拾了民間資本投向鐵路的信心,而且將一改鐵路運輸一直虧損的印象。鐵路運價的主動權以及受益問題得到國家政策的傾斜,無疑掃除了擺在民間資本立足市場拉動鐵路建設最大的障礙。這樣社會資本的涌入鐵路領域,才能更好的服務社會,讓社會分享民資帶來的惠民福利。


  政府指導鐵路運價,為鐵路運價改革創(chuàng)造了良好開端。既肯定了鐵路部門的企業(yè)職能,又兼顧到了人民大眾,魚和熊掌都能兼得!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