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當地時間16日宣布終裁結果,認定中國大陸輸美晶體硅光伏產品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美方將征收“雙反”關稅,同時認定中國臺灣輸美晶體硅光伏產品存在傾銷,將征收反傾銷稅。
根據美方貿易救濟程序,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將于明年1月29日左右做出終裁,如果這家機構也做出肯定性終裁,美國海關將正式開征“雙反”關稅。
商務部稱美國濫用貿易救濟措施
美國商務部在當地時間16日終于發(fā)布了對華光伏產品第二次雙反的終裁結果。終裁結果認定中國大陸廠商的傾銷幅度為26.71%至165.04%,補貼幅度為27.64%至49.79%,臺灣地區(qū)廠商的傾銷幅度為11.45%至27.55%。根據美方統(tǒng)計,2013年中國大陸輸美晶體硅光伏產品總額為15億美元,中國臺灣輸美相關產品總額為6.57億美元。
據中新網能源頻道了解,在得知該結果后,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簡稱中國機電商會回應稱美國又一次對同類產品發(fā)起“雙反”調查,是對貿易救濟措施的明顯濫用,是一種變相的貿易保護主義。在下一步,中國企業(yè)將進一步通過各種手段維護其合理利益。一方面,在美國法律程序中,中國企業(yè)將繼續(xù)抗辯包括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產業(yè)損害抗辯,并不排除通過司法途徑和提起政府訴諸WTO尋求糾正美國商務部一系列不正確調查做法的可能性。
中國機電商會表示,此次調查在一些重要方面仍存在重大缺陷,尤其是產品范圍認定違反了美國商務部的通常做法,并與WTO規(guī)則不一致。另外,在中國企業(yè)積極進行抗辯并提交了有力證據的情況下,美國商務部不但未采信中國企業(yè)的觀點,還進一步擴大了產品范圍,且產品范圍模糊并不具備可操作性。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對中國企業(yè)的合理利益造成了不正當的傷害。
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負責人也就此發(fā)表談話指出,美方的裁決進一步加劇了兩國間的光伏產品貿易爭端,嚴重損害了兩國產業(yè)的貿易與合作,中國企業(yè)對此表示強烈不滿,中國政府對此表示嚴重關切。
該負責人表示,美方在已對中國同類光伏產品采取反傾銷、反補貼措施的情況下,不顧法律適用和事實依據存在的諸多問題,一意孤行,對中國光伏產品再次進行“雙反”調查并做出征稅裁決,擬實施更加不合理的限制措施,這是濫用貿易救濟措施,損害了中國企業(yè)的合法權益,違反了美國承擔的遵守世貿規(guī)則的義務。中方將考慮在WTO框架內和美國司法體系中行使權利、維護自身利益。
而在美國國內,擁有70多家太陽能行業(yè)會員企業(yè)的平價太陽能聯(lián)盟也不支持美方推進“雙反”措施。該機構表示,對中國輸美光伏產品征收“雙反”關稅將會導致美國太陽能產業(yè)增速放緩,抬高太陽能產品價格,減少美國就業(yè)崗位,美中應通過談判解決貿易摩擦。
二次“雙反”堵漏 中國企業(yè)該如何應對?
華澳信托研究員王潤川在接受中新網能源頻道采訪時表示:“這次是針對非中國電池在中國生產的組件,等于把第一次雙反漏洞堵上了,所以影響還是蠻大的?!?/p>
據中新網能源頻道了解,在經歷了美國第一次針對中國光伏產品的雙反之后,國內光伏企業(yè)開始嘗試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對美出口份額已大幅下降,多元化的市場布局也大大降低了中國光伏企業(yè)的市場風險。
不過,王潤川表示:“由于行業(yè)整合,這一次出口美國的企業(yè)確實比上次少很多了。但是美國市場很大,國內主要企業(yè)都不可能放棄。像英利、晶科能源、晶澳太陽能等大的光伏企業(yè)出口美國的量都不少?!?/p>
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總裁特別助理、法務總監(jiān)樊振華在接受中新網能源頻道采訪時則表示,目前只是美國商務部的反補貼、反傾銷的一個幅度,具體的稅率還沒有出來,所以目前還不太好談影響有多大。不過,樊振華在此前接受中新網能源頻道采訪時曾透露,目前英利在美國市場占到英利出貨量20%左右的水平。
那么,在美國貿易壁壘的重重設障的情況,中國光伏企業(yè)該如何更好的進行應對呢?對此,王潤川表示,上次2012年“雙反”,反的是中國大陸產的電池,所以大家規(guī)避的話可以直接采購中國臺灣的電池,就不用交稅了;美國這次反的是非中國產電池,而是在中國產的組件。所以如果直接用中國產的電池,就適用第一次的稅率。他預計,ITC終裁出來之前,不少企業(yè)可能會選擇使用自己的電池生產組件,那樣就可以適用第一次“雙反”的稅率。而要長期應對,則可能還是要海外設廠。
來源:中國新聞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