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等地區(qū)的經濟復蘇是中國出口增長復蘇的主要催化劑
日前,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最新數(shù)據顯示,前三季度,進出口增速有所回升,進出口總額為194223億元人民幣,以美元計價為31626億美元,同比增長3.3%,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為104224億元人民幣,以美元計價為16971億美元,增長5.1%;進口為89998億元人民幣,以美元計價為14655億美元,增長1.3%。進出口相抵,順差為14226億元人民幣,以美元計價為2316億美元。
自2010年起,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第二大進口國。
“第三季度貿易順差創(chuàng)下1272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出口回升反映出圣誕臨近,海外需求回暖,進口超出預期可能源于地方政府進一步擴大投資規(guī)模、提速項目建設,以及國務院放寬重點資源品、技術要素進口等合力作用,凈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度則顯著加大?!苯煌ㄣy行資產管理中心高級研究員陳鵠飛昨日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9月2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加強進口的政策措施,促進擴大對外開放。該會議指出,兼顧當前和長遠,實施積極的進口促進戰(zhàn)略,加強技術、產品和服務進口,有利于實現(xiàn)外貿平衡發(fā)展。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管清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目前的出口形勢屬于“穩(wěn)而不強”。真正計入GDP的是生產端的出口交貨值數(shù)據,相對于強勢的海關出口數(shù)據,其表現(xiàn)差強人意。第三季度全球經濟增長放緩,4月份以來人民幣持續(xù)升值,在加上融資環(huán)境偏緊,將制約出口進一步走強。
值得一提的是,9月份進口和出口均有大幅回升。9月份,進出口總額為24417億元人民幣,以美元計價為3964億美元,同比增長11.3%。其中,出口為13159億元人民幣,以美元計價為2137億美元,增長15.3%;進口為11258億元人民幣,以美元計價為1827億美元,增長7.0%。
對此,西部證券的一份研報指出,9月份PMI新出口訂單指數(shù)反彈,7月份至9月份,中國出口分別同比增長14.5%、9.4%和15.3%,繼續(xù)呈現(xiàn)溫和復蘇趨勢。特別是9月份加工貿易進口同比增速從上個月的3.47%大幅反彈至29.61%,而加工貿易進口往往被看作是未來出口的領先指標,其大幅反彈預示著未來幾個月,中國出口值得樂觀。
縱向比較,9月份進口額同比增速處于自2010年以來的較低水平,但進口額環(huán)比增速明顯改善。對此有業(yè)內人士指出,美國以及歐洲等地區(qū)的經濟復蘇是我國出口增長復蘇的主要催化劑。
陳鵠飛表示,從今年第四季度到明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都將處于階段性回升通道。通過主動把經濟增速降下來,追求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新常態(tài)增長,中國經濟將行穩(wěn)致遠。
來源:證券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