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正式建立食品藥品安全“黑名單”制度


作者:姚敏    時間:2014-02-25





  本報記者從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法制司最新獲悉,旨在推動“黑名單”管理制度化、規(guī)范化的《食品藥品安全“黑名單”管理規(guī)定征求意見稿》已于上月結束征求意見?!妒称匪幤钒踩昂诿麊巍惫芾硪?guī)定》有望于今年上半年正式推出。

  另據記者了解,近年來各地食品“黑名單”制度陸續(xù)推出,地方層面“黑名單”監(jiān)管正在完善中。就如何運用“黑名單”制度打好食品安全?!拔浮睉?zhàn),成為今年各地“兩會”關注的話題,代表們紛紛建言獻策。

  國家“黑名單”制度今年上半年有望推出

  “國家層面的食藥‘黑名單’制度呼之欲出,我國食品藥品將正式建立‘黑名單’制度?!?014年2月1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法制司有關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以前食藥監(jiān)總局出臺過藥品安全“黑名單”管理方面的規(guī)定,但是沒有針對食品領域推出類似規(guī)定。為進一步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jiān)督管理,推進誠信體系建設,監(jiān)督生產經營者全面履行安全責任,2013年12月12日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食品藥品安全“黑名單”管理規(guī)定征求意見稿》。

  據介紹,該征求意見稿是根據《立法法》、《規(guī)章制定程序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由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管總局起草的。為凝聚全社會的智慧和力量參與食品安全治理,按照民主立法和科學立法的原則公開征求意見,2014年1月中旬征求意見結束。

  有關人士透露,從征求意見的情況來看,盼望政府加大對生產經營者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是社會較集中的意見和建議,對于哪些內容要納入“黑名單”管理是群眾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澳壳斑€在積極匯總、整理意見,《食品藥品安全“黑名單”管理規(guī)定》力爭今年上半年正式推出?!?/p>

  “黑名單”監(jiān)管正在完善

  記者在《食品藥品安全“黑名單”管理規(guī)定征求意見稿》中看到,意見稿對于“黑名單”公布的信息內容、公布途徑和二次違法的處罰等均作出明確、詳實的規(guī)定。

  其中,規(guī)定食品藥品安全“黑名單”公布的信息包括:違法生產經營者的名稱、地址及法定代表人姓名,主要違法違規(guī)行為、處罰依據、處罰結果等;責任人員的姓名、職務、身份證號,主要違法違規(guī)行為、處罰依據、處罰結果等以及法律法規(guī)禁止生產經營者、責任人員從事相關活動的期限;涉案產品相關信息,包括產品名稱、批次、標識、批準文號、生產許可證號等。

  征求意見稿還指出,縣級以上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應當按照本規(guī)定的要求,建立食品藥品安全“黑名單”,食藥監(jiān)總局將建立“黑名單”數據庫,實現(xiàn)相關信息共享。同時規(guī)定,受到行政處罰的生產經營者及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等的有關信息,要通過政務網站公布,接受社會監(jiān)督,二次違法將重罰。

  2014年2月16日,廣州宣布根據印發(fā)的《廣州市食品安全“黑名單”管理試行辦法》,凡在該市有收購、加工、銷售病死、毒死禽畜動物肉類,在食品生產過程中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或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等10種行為,且被追究行政責任或刑事責任的,今后一律列入食品安全“黑名單”,納入全市公共聯(lián)合征信系統(tǒng)。據悉,“黑名單”一旦公示認定,將張榜兩年,內容包括違法食品生產經營者名稱、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姓名、職務、違法違規(guī)行為、行政處罰決定或刑罰、公示期限等信息。

  廣州只是近年來推行食品安全“黑名單”制度的城市之一,據本報記者了解,近年來北京、蘭州、上海、深圳等地陸續(xù)推行食品安全“黑名單”制度。

  “黑名單”制度不能成擺設

  運用“黑名單”制度防范食品安全問題發(fā)生,成為今年地方“兩會”關注的話題,安徽省人大代表張麗認為食品安全監(jiān)管除了強化制度、法律上的措施外,還應充分發(fā)揮社會監(jiān)督的作用?!笆称钒踩珕栴}從根本上說是社會誠信問題,呼吁把實施‘黑名單’制度落到實處,”張麗強調,要加大對失信、違法等行為的曝光力度,加快建立生產經營者誠信信息平臺;加大對違法、犯罪行為的處罰、打擊力度,大大提高失信和違法成本,使企業(yè)自覺做到誠信,意識到違法行為不能為、不敢為?!耙哟蠓煞ㄒ?guī)和食品安全知識宣傳力度,形成食品安全人人有責的社會氛圍,增強群眾維權意識和監(jiān)督意識。依法及時公開食品安全信息,保障群眾的知情權、監(jiān)督權,暢通維權和舉報投訴渠道?!睆堺惤ㄗh讓誠信教育進入家庭、學校、社區(qū),在全社會形成重法紀、講誠信、守秩序的良好氛圍。

  許多地方的“兩會”代表、委員認為,食品生產加工經營者守法意識不強、部分消費者食品消費維權意識淡薄、食品安全執(zhí)法力量分散、企業(yè)違法成本低等是造成食品安全問題頻出的重要原因,要解決這些問題,建立和完善國家、地方多個層面的“黑名單”監(jiān)管制度是重要舉措之一?!笆称钒踩P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關乎群眾切身利益和社會和諧穩(wěn)定,改變違法成本低的局面,讓不法分子付出高昂代價是當務之急?!卑不帐∪舜蟠眄n國勝認為。(姚敏)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