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汽車產銷超預期增長,2014車市增速或高位回落


作者:唐登濤    時間:2014-01-06





  2013年的中國車市塵埃落定。各種統(tǒng)計數據還要等一段時間才會發(fā)布,但幾乎已經沒有懸念的是,去年中國車市的產銷量將再創(chuàng)新高,很可能突破2000萬輛這個破紀錄的數字。

  如果我們梳理一下近10年來的汽車產銷數據就會發(fā)現,幾乎每隔5年,中國車市就會上演一次“翻倍”神話:2004年,中國車市產銷量首次超過500萬輛,到2009年,當年汽車產銷就突破了1000萬輛,達到1300萬輛之多;2013年,距離2009年不過四年時間,中國汽車產銷又突破了2000萬輛。按照目前的增長趨勢,誰能保證,2014年的數字不會比2009年再翻一倍?

  去年汽車產銷有望超過2000萬輛

  在2013年初,人們對車市表現并不看好。經歷了2012年殘酷的價格戰(zhàn)后,很多廠家對2013年增長預期普遍集中在10%左右。沒想到,市場最終在年底給了人們一個驚喜。

  目前,國內各大車企都還沒有發(fā)布2013年全年的產銷量數據,但多個官方機構的預測均顯示,2013年汽車產銷量將超過2000萬輛。其中,全國乘聯(lián)會預測,2013年全年汽車銷量可能將會超過2100萬輛,并有望沖擊2200萬輛。

  據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統(tǒng)計,2013年1-11月,中國汽車累計產銷量分別為1999萬輛和1986萬輛,同比增長14.3%和13.5%,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9.8個和9.5個百分點。

  從全年市場表現看,除了表現依然搶眼的德系車如大眾、奧迪、寶馬等和美系車通用、福特,韓系車也有不錯表現——2013年底,北京現代宣布其已完成了年銷突破100萬輛、累計銷量突破500萬輛的成績;最受矚目的則是日系車,在經歷了2012年的島嶼事件后,經過產品、服務以及營銷策略上的調整,到9月份,主流日系車企的銷量均已陸續(xù)接近島嶼事件之前的水平。

  業(yè)內人士分析,去年車市之所以能大幅增長,與宏觀經濟形勢逐漸好轉,尤其是我國城鎮(zhèn)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有關,二、三、四線城市進入汽車消費高峰期,有力促進了各汽車品牌的銷量增長,此外多個城市傳出的限行限購傳聞以及日系車企的集體復蘇,也加快了車市增長。再加上缺陷汽車召回條例頒布、“三包政策”開始實施、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出臺等一系列充滿“正能量”的政策,都有力地促進了汽車消費。

  今年車市增速有可能回落

  即使放在全球視野中,中國市場的表現也同樣搶眼。歐洲車市受歐債危機影響,2013年繼續(xù)下行走勢;“金磚四國”中,俄羅斯和印度2013年也都出現下滑趨勢。在全球汽車市場普遍不太景氣的情況下,正是中國市場支撐了眾多跨國汽車巨頭的增長。

  通用汽車近日公布,目前通用全球銷量的30%來自中國市場,中國市場已經成為通用汽車全球銷量的主要支柱。也正因此,各大跨國汽車巨頭近兩年都在中國市場加大新產品、設備、技術以及銷售方面的投入,以謀求更加穩(wěn)固、強勁的發(fā)展。雷諾、謳歌等眾多二線國際汽車品牌也都在籌備在華國產。

  不過,對于2014年的車市,很多業(yè)內人士卻保持謹慎態(tài)度。因為日趨嚴重和普遍的霧霾天氣以及交通擁堵現象,讓汽車行業(yè)正背負著巨大的壓力。業(yè)內人士判斷,繼天津在2013年12月限牌之后,未來或有更多的城市加入到限購的行列,原有的限購城市也很可能實施越來越嚴格的限行措施,而這會嚴重沖擊汽車消費。

  工信部在元旦前發(fā)布的《2013年中國工業(yè)通信業(yè)運行報告》預計,2014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可能有所回落,新能源汽車有望成為新的增長亮點。報告分析認為,在居民汽車保有量持續(xù)快速增長的情況下,中國能源、交通和空氣質量壓力不斷加大,采取限購政策的城市恐將進一步增多,2014年汽車產銷可能在2013年高位增長的基礎上有所回落。

  附:2013年我國每月汽車產銷量單位:萬輛

  產量銷量

  1月:139.45 103.45

  2月:134.72 135.46

  3月:208.52 203.51

  4月:189.94 184.17

  5月:178.05 176.15

  6月:167.42 175.41

  7月:158.33 151.63

  8月:167.72 164.89

  9月:192.66 193.58

  10月:191.60 193.26

  11月:213.43 204.39

  12月:200+ 200+統(tǒng)計數據尚未出爐

來源:浙江在線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