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計,中國2012年大豆壓榨產能料將增長逾1200萬噸,中國或成為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和消費國。
中國國家糧油信息中心表示,中國2012年菜籽油壓榨產能預期增長300萬噸。2011年油籽作物壓榨產能增長逾1500萬噸,是自2004年以來最高增幅。
日前國內一家糧油信息研究機構也發(fā)布報告稱,至2012年中國大豆壓榨產能將增加1250萬噸,達到1.25億噸。報告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大豆壓榨產能增加1750萬噸。
中華糧網高級研究員張智先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實際上近年來大豆壓榨產能一直在持續(xù)增長,但國內大豆的產能利用率相對較低,產能閑置情況比較普遍。”
中國國家糧油信息中心也指出中國油籽壓榨業(yè)面臨著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
卓創(chuàng)資訊油脂分析師趙雪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如中國成為全球最大大豆進口國和消費國,則意味著我國對進口大豆的依存度的進一步提高,對于國內大豆市場而言將是不小的沖擊。”而張智先亦表示“我國大豆的對外依存度相對較高”。
大豆對外依存度較高也頗受各界關注。數據顯示,2011年進口量約為5264萬噸,而國內大豆消費量約在6500萬噸左右,進口大豆約占國內消費量的80%。萬達期貨油脂油料研究員馬玉龍分析,“中國大豆產量逐年減少,進口增多,另外中國的人均消費量是增加的,中國的大豆消費主要依賴于進口,而進口加工后很少運往國外,所以也是消費大國。”
而大豆進口量的增加對國內大豆將“雪上加霜”。趙雪表示,“受進口大豆市場的沖擊,國內大豆產業(yè)近幾年發(fā)展的一直不是很樂觀,種植面積逐年減少。國產大豆和進口大豆的比約為1: 4.2左右?!?/p>
在此大背景下,國內大豆增強競爭力,如何拓展出路也處于亟待破解的困局中。對此,趙雪建議,“應優(yōu)化國產大豆品種,提高國產大豆的出油率,拉近與進口大豆之間的品質差異,提高油廠壓榨利潤”此外,她還強調,“國家政策也需加大對國內大豆產業(yè)的扶持,增加國產大豆的話語權,從而降低進口豆對其的沖擊?!?/p>
而張智先則提出應利用比較優(yōu)勢的新思路發(fā)展,“國產大豆榨油無論從價格還是出油率上都不如進口大豆,國產大豆應該利用非轉基因的優(yōu)勢,支持大豆蛋白加工企業(yè)生產功能性蛋白產品,擴大功能性大豆蛋白在肉制品、面制品等領域的應用?!蓖瑫r他也指出“應繼續(xù)控制區(qū)大豆油加工產能的擴張,通過兼并、重組和技術改造,淘汰落后產能,促進國內大豆壓榨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保钴牵?/p>
來源:每經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