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發(fā)展指數已是連續(xù)4個月都維持在9%以上的水平。目前盡管出現一些積極的跡象,但是仔細分析就會發(fā)現,還很難得出經濟出已經走強的結論。
寒意漸濃,但中國經濟仍存暖意。
根據21世紀經濟研究院測算,10月的21發(fā)展指數為9.89%,比上月的10.6%有所回落,但已是連續(xù)4個月都維持在9%以上的水平。
21發(fā)展指數由全社會貨運量、全國工業(yè)用電量、新開工項目計劃投資、廣義貨幣M24項內容組合進行測算,權重分別為25%、20%、25%、30%,用于反映當月的經濟走勢,并反映未來的趨勢。
從各項分類指標看,一些可喜變化已經發(fā)生。尤其是10月全社會貨運量同比增速達到6.3%,是2015年3月以來的高點。這一指標的回暖,反映出實體經濟活躍度在上升。此外,10月的工業(yè)用電量增速為4.9%,是2014年9月以來的次高,僅僅低于今年7月夏季用電高峰的6.9%。
從10月各項指標看,前10個月經濟增速有望仍維持在6.7%左右。由于今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速都是6.7%,有機構判斷,中國經濟已經到達底部。
但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上述觀點仍待商榷。目前,經濟下行壓力仍很大,比如10月新開工項目計劃投資增速為15.4%,約為前10月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速8.3%的2倍左右,但是與過去多年20%以上增速相比,差距仍然較大。
考慮到明年如果沒有汽車、房地產等的強刺激因素,經濟維持6.5%以上速度存較大難度。目前,一二線城市盡管存在巨大的需求,但是因為人口規(guī)模、資產價格泡沫等因素,這些需求被抑制。下一步,應該適度合理釋放一二線城市必要的商品房供給需求,確保經濟平穩(wěn)較快增長。
貨運量、用電量回升
根據測算,10月份的21發(fā)展指數為9.89%,1-10月發(fā)展指數為10.42%。
這兩個數據與一季度的10.97%、上半年的10.62%相比,基本處于同一水平區(qū)間,反映出目前經濟整體穩(wěn)定。
從分項數字來看,10月廣義貨幣余額變化不大,新開工項目計劃投資仍在波動,并未出現太明顯的變化。但有兩項數據的變化引人注目——全社會貨運量、全社會用電量。
2016年10月,全社會貨運量增速達到6.3%,創(chuàng)下19個月以來新高。其中10月鐵路貨運量達到30721萬噸,同比增長11.2%,這是2010年5月以來的歷史最高。從這一數據可以看出,目前實體經濟有活躍的跡象。
不過,鐵路貨運量單月以及累計的發(fā)送量,只有公路的1/10。而今年以來的公路貨運量仍穩(wěn)定,這表明單單鐵路數字迅猛增長,還無法得出經濟明顯加快的結論。
比如5月鐵路貨運量是2.6575億噸,10月變?yōu)?.0721億噸,相比增加了4000萬噸。但是10月公路貨運量是30.2489億噸,相比5月的28.9967億噸,減少了2.2億噸。
這表明,鐵路貨運量的加快,或許與公路持續(xù)進行運輸治理,使得部分公路運輸轉移到鐵路上的關系密切。
此外,10月工業(yè)用電量是4.9%,大幅高于9月的1.4%。這與去年第四季度工業(yè)用電增速僅為-1.9%的低基數因素有關。考慮到去年最后一個季度工業(yè)用電是負增長,今年在保持工業(yè)用電穩(wěn)定的情況下,同比用電增速可能仍會很高,但是實際經濟增速未必加快。
綜合判斷,目前盡管出現一些積極的跡象,但是仔細分析就會發(fā)現,還很難得出經濟出已經走強的結論。
而從與經濟有關的工業(yè)數字看,2016年10月份,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1%。1-10月份,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同比增長6.0%。從環(huán)比看,10月份,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50%。這意味著經濟仍然在平穩(wěn)區(qū)間。
由于目前整個經濟總量中,服務業(yè)占比超過了50%,服務業(yè)也保持穩(wěn)定。綜合多方因素得以判斷,今年全年經濟增速為6.7%的可能性比較大。經濟未出現大起大落,今年第四季度的經濟同比增速不太可能有大的下降。
需嚴防工業(yè)通脹
但是,雖無近憂,卻有遠慮。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下一步,需要防止因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不到位,出現人為導致的工業(yè)通脹的情況出現。
去年12月,工業(yè)品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增速是-5.9%,到今年10月PPI同比漲幅達到1.2%。不到一年時間,PPI同比增速反彈了7個百分點。如果明年繼續(xù)按照這樣的推進速度,難免形成工業(yè)通脹,甚至可能傳導至消費領域。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今年PPI同比漲幅快速上升,與去產能有關。今年全國要壓減2.5億噸煤炭產能,以及4500萬噸鋼鐵產能,但是實際上這一目標到10月底已經全部完成,甚至不少省市自治區(qū)是超額完成。
根據21世紀經濟研究院的調查,很多地方超額完成任務,采取的是壓制了正常的工業(yè)生產的辦法,這造成市場煤炭和鋼鐵供應量的降低。而如果明年仍采取今年這樣大的力度,勢必造成煤炭和鋼鐵價格上漲預期的形成。
從今年年初到11月中旬,原煤、鋼鐵價格環(huán)比上漲了約60%,焦煤價格環(huán)比上漲3倍。這背后帶來了一系列連鎖的反應。
另一個沒有想到的是房地產領域。在去庫存大背景下,以及投資投機性需求的推動下,今年一二線城市商品房價格漲幅較大。從而導致地方紛紛出臺更為嚴厲的樓市調控措施。2017年,一二線城市不太可能有新的房地產刺激措施,但是目前已經高居不下的房價并無明顯松動,這也與市場供應沒有增加有關。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綜合今年去產能、去庫存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明年仍需要繼續(xù)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但推進手段要進行微調。
比如,房地產去庫存應該集中在三四線城市,在一二線城市反而應該加大商品房供給,以便從源頭上抑制這些地方房價上升過快的問題。此外,在一二線城市土地供應不足的情況下,這些特大和超大城市,應該加快建設軌道交通,使通勤人口可以向周圍100公里以內延伸,通過建設衛(wèi)星城和都市圈來解決城市病的問題。
而在去產能方面,應該淘汰環(huán)保不達標的落后產能,以及已經停產的設施,而不是將正常環(huán)保達標的先進產能都拆除。特別是對煤炭和鋼鐵,應確保正常的市場供應,去產能的具體情況應該由市場來調節(jié),而不是過度的行政干預。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