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風濕病學會BSR2013年會上公布的一項納入12,000多人的初級保健匹配隊列研究顯示,在診斷風濕性多肌痛PMR后的頭6個月內,癌癥風險增加將近1倍,危險比HR為1.96。
6個月后,癌癥風險下降,診斷后6~12個月的HR為1.03,1~2年的HR為1.04,2~5年的HR為1.05,5~10年的HR為1.1,10年后的HR為1.00。癌癥診斷率的下降可能是鑒別診斷問題的反映,即早期癌癥癥狀可能被診斷為PMR。
在這項研究中,英國基爾大學初級保健和健康科學研究所的Sara Muller博士及其同事在英國綜合實踐研究數據庫GPRD,現稱為臨床實踐研究數據鏈中查找到1987~1999年間被診斷為PMR的2,877例年齡≥50歲的患者。研究者隨后將每例PMR患者與5例非PMR對照者n=9,942進行匹配,并評估1987~2011年間癌癥的發(fā)生情況。
該研究排除有癌癥或血管疾病既往史的患者。受試者中73%為女性,平均年齡為72歲。中位觀察時間為7.8年,一些患者的隨訪時間超過20年。
在觀察期間,PMR患者中有667人23.2%被診斷為癌癥,非PMR對照者中有1,938人19.5%被診斷為癌癥,癌癥診斷率分別為27.7/1,000人-年和24.4/1,000人-年。PMR患者的泌尿生殖系統(tǒng)癌主要為前列腺癌發(fā)生率高于非PMR對照者。此外,PMR患者的淋巴系統(tǒng)和造血組織癌及被GPRD編碼系統(tǒng)歸類為“其他”癌癥的發(fā)生率也高于非PMR對照者。
相反,PMR患者的骨癌、結締組織癌、皮膚癌和乳腺癌、消化系統(tǒng)癌和腹膜癌、呼吸道癌和胸腔內器官癌的發(fā)生率有低于非PMR對照者的趨勢,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顯著性。研究者表示,雖然所采用的數據庫收集了大量的癌癥資料,但這方面的病例數量仍不夠多。
來源:藥品資訊網信息中心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