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研藥專利到期之際,面對仿制藥和同類產品的競爭,如何保持市場份額,成為跨國藥企當前的主要任務。
老產品專利到期、新產品上市,這對于制藥行業(yè)來說就是一條再正常不過的自然規(guī)律,只不過是專利到期問題在過去兩年比較集中而已。專利到期后,藥企產品不再享受專利保護,其他企業(yè)的低價仿制藥物大量出現,導致專利藥物的利潤會大幅縮水。
據了解,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藥企的一些銷售人員會采取一些特殊手段,除了加強原有的學術推廣活動,向醫(yī)生強調自己產品的優(yōu)勢,也會送錢什么的。
此外,除了采取更“粗暴”的推廣方式,最常見的手段就是降價,失去專利保護后的原研藥也很難維持以往的價格。如果專利到期了,利潤空間總是會受到壓縮,只好‘薄利多銷’。
也有業(yè)內人士表示,跨國藥企一般都不是單獨的產品線,在一款藥品專利到期后,也會進行產品升級。而有些到期的產品線和專利則會以較為便宜的價格轉賣。國內藥企也愿意收購,因為可以省去它們研發(fā)的成本。有時候甚至還會讓競爭對手購買,反正專利保護功能沒有了,還能再獲取一筆利潤。
不過,根據產品特性、市場競爭等情況,對一些品種,即使企業(yè)不要了,也會選擇調整生產線等方式,甚至停產,讓該品種自行消亡,不讓市場上其他人獲得。
與此同時,制藥巨頭和各國地方制藥企業(yè)的合作將會更加密切,一方面它們可以通過地方藥企較快地獲得所在國市場的仿制藥審批批件和準入,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地方藥企快速占領仿制藥市場。
中國基層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由于原有一線市場飽和,盡管挑戰(zhàn)很大,但幾乎所有在華外資藥企都加大了對基層市場的投入。
來源:中國制藥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