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高管,尤其是女高管,在人們的固有印象中,大多是嚴厲、冷峻的,包括影視作品塑造出來的女高管形象,也是以此為模,不論《歡樂頌》里的安迪、《獵場》中的羅伊人,還是《我的前半生》里的唐晶……均是如此。而這位現(xiàn)實中的女高管卻與眾不同,一改固有的女高管形象。她知性、愛笑,親和力爆棚,被人稱贊時還不時露出一絲小女生般的靦腆,就是這樣的一種性格,卻成為她調動團隊工作致勝的法寶。她,就是新近加入玖富集團,出任集團副總裁兼零售理財首席運營官的朱俊麗。
自嘲自己總是閑不下來
朱俊麗本科和研究生均就讀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校,高學歷,學霸的典型代表。身兼CICPA(中國注冊會計師)非執(zhí)業(yè)會員,并通過ACCA(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以及CMA(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考試,擁有基金、證券、會計等多種從業(yè)資格。2005年畢業(yè)后,朱俊麗便加入中國電信,曾先后供職于中國電信北方電信事業(yè)部及集團財務部。
2011年朱俊麗參與創(chuàng)立中國電信第三方支付公司“翼支付(甜橙金融)”,先后擔任財務部總經理和財富管理事業(yè)部總經理。用她的話說,這相當于一次內部創(chuàng)業(yè),七年的開疆擴土,享受創(chuàng)業(yè)的酸甜苦辣,和小伙伴們一起,為將翼支付打造成年度交易額超萬億,月度活躍用戶超3000萬的支付平臺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2014年,朱俊麗選擇了繼續(xù)挑戰(zhàn)自我,投入到互聯(lián)網金融的創(chuàng)業(yè)中,在翼支付孵化甜橙理財業(yè)務。自嘲總是閑不下來,享受“從無到有”的過程,朱俊麗義無反顧地再一次投入到財富管理業(yè)務的創(chuàng)業(yè)中。作為財富管理部總經理,帶領小伙伴們用三年時間服務和積累了上千萬理財用戶。每當看到平臺為用戶賺錢的時候,就是大家最快樂的時候。
同學、同道、同修
“十二年一個輪回”。2017年,是朱俊麗在中國電信系統(tǒng)工作的第十二個年頭,翼支付和甜橙理財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用戶的認可。而此時,朱俊麗卻作出了一個令許多人驚訝、更多人“想為而不敢為”的決定,走出體制,離開電信系統(tǒng)。她希望去外面看看其他類型的公司是如何運作和管理的,正如同著名作家錢鍾書先生在《圍城》中所說“城里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來”。
而走出來的真正的助推劑,則源于和玖富集團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高級副總裁陳理行的一次咖啡廳的聚會。作為同一屆校友,又同處一個行業(yè),兩人之前雖沒有太多的交集,卻也均“久仰大名”。陳理行的一句頗具禪意的“同學、同道、同修”,深深擊中朱俊麗的心靈深處。
“我理想中的工作狀態(tài)就是能和一群有共同愿景的人,為一個共同目標而努力。陳理行真正打動我的,正是同修。”朱俊麗說,陳理行給自己講述了玖富的企業(yè)文化,其中的“聚一群有情有義的人,做一件有價值、有意義的事”十分切合她的理想,而玖富始終倡導普惠金融、普惠經濟,始終將“通過金融科技讓更多人的生活更美好”作為企業(yè)愿景目標,玖富普惠金融的理想深深地打動了她。
同年十月,朱俊麗離開了有著十二年情誼和始終心懷感激的中國電信,出任玖富集團副總裁兼零售理財首席運營官。
為上億用戶提供VIP理財服務
作為玖富集團零售理財首席運營官,玖富集團普惠金融的尖端力量,旗下品牌悟空理財得到朱俊麗的大力認可。“微觀上,悟空有很好的用戶基礎,員工對新興技術的推行很快、理念上也對用戶始終保持關注,而最重要的是大家都有很正的價值觀。從宏觀上來看,中國的理財市場成長空間還很大,服務、產品都缺少響當當的品牌,這一領域還是很有可為的。”而另她更為欣賞的則是悟空理財始終不變的目標定位:為上億用戶提供VIP理財服務。
如今,朱俊麗加入玖富已快半年。半年中,她一方面搭建用戶運營、產品運營、內容運營、智能運營等多全方位的運營架構以及綜合性的產品架構,另一方面通過智能化的手段提升產品效能和運營效率,降低成本。面對的工作非常多,工作方法尤其重要,作為管理者,最重要的是為大家搭建工作的環(huán)境和管理機制。“大家在一起共事,就一定要相互信任。我為大家指明方向,并搭建平臺。具體工作便放手讓大家去做。”朱俊麗認為,保持員工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是工作效果的關鍵。2018年,理財團隊成立多個小分隊,讓大家有明確的目標和資源配備,針對性地進行突破。不僅讓大家工作更有目標性和成就感,還鍛煉了團隊的管理能力。舉例來說,成立不久的MAU蛟龍隊,不到一個季度提升了30%以上。
朱俊麗說,“我們的理想是通過智能化手段,為用戶提供精選理財服務,讓上億用戶都能享受到VIP理財服務,真正讓金融更普惠。”
轉自:華財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