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正利
人物名片|肖靜,70后,國家一級攝影師,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民俗攝影家協(xié)會博學會仕,國際攝影師聯(lián)盟會員。主要攝影題材以旅行風光、社會人文為主。多幅作品獲獎并刊登于主流媒體。
“作為攝影師最幸運的是,學會了欣賞和感受美麗的事物。”2010年,肖靜在博客中寫道,“能夠記錄下每一個有意義的瞬間,當這瞬間能夠永遠,我希望盡善盡美。”那么,“生活中很多事情是做了才喜歡?還是喜歡了才去做呢?”肖靜回答:“愛上,并能投入,是一種幸福!”
其時,肖靜的博客配發(fā)了自己的工作照:一頭栗色短發(fā),額前紅色挑染,清爽利落又不乏新潮。8年后,肖靜坐在我的面前。仍然是短發(fā),只不過變回了黑色。溫婉、嫻靜,而且知性;與我想象中常在旅途的攝影師不同,肖靜多了一分柔軟。
我在想,那份柔軟是來自瑜伽嗎?肖靜視瑜伽為生命的一部分;在她看來,“瑜伽是一種生活的態(tài)度,是一種了解自己并向內探究的過程。”我曾經瀏覽過肖靜攝于多年前的一組瑜伽體式照片,背景是柬埔寨的塔普倫寺(Ta Prohm)。古寺因Angelina Jolie 電影作品《古墓麗影》在此取景而名聲大噪,而肖靜“這組照片選擇巨樹的粗大樹根為背景,體現(xiàn)出瑜伽的古老與神秘。”虬勁的卡波克(Kapok)樹根前,肖靜飄逸如仙子,那是怎樣的一種柔軟!
“一名攝影師,只有在心懷同情,關注鏡頭前人們的時候,才能真正完成影像的記錄。”被譽為二十世紀最重要攝影師的伊芙·阿諾德(Eve Arnold),以此作為攝影生涯的準則。肖靜的內心也是柔軟的。每年的春節(jié)之前,肖靜都會為殘疾人家庭無償拍攝全家福。五年來,肖靜為五百余戶家庭提供了服務,“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精神障礙者。在拍攝完畢后,她一定要送一塊‘甜甜圈薄荷糖’給我吃!如此情境之下,那種滿足感簡直是無以復加和表述的。”
肖靜講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想到了美國紀實攝影家瑪麗·艾倫·馬克(Mary Ellen Mark)。她在印度拍攝過妓女,在俄亥俄州拍攝過精神病患者,在西雅圖拍攝過離家出走的青少年,在加利福尼亞州拍攝過住在汽車里的流浪者。“我愿意成為一種聲音,對于那些失去聲音的人,”她說,“那些人沒有好的生活環(huán)境。”毫無疑問,肖靜拍攝的殘疾人家庭也沒有好的生活環(huán)境,“甚至有些人常年不洗澡,渾身都是臭的。但如果沒有你的光顧,他們或許終其一生都不會再留下哪怕一張照片。”
當然,柔軟并不代表纖弱。肖靜坦稱“心很野”,“優(yōu)渥的本職工作、光明的政治前途,在早年間說扔就扔了,因為那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肖靜的世界之旅從此開啟。然而,一個人行走數(shù)十個國家是需要勇氣的。肖靜如今講到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的皇家山險遭小浣熊襲擊時,仍然心有余悸。事實上,肖靜的旅行在一般人看來有些時候更像是探險,即便“世界末日”來臨!
“難道真有世界末日嗎?我?guī)е芏嗟囊蓡?,來到遙遠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和墨西哥城,探尋四個不同的瑪雅遺址,去尋找答案。”趕在“2012年12月21日”到來之前,肖靜真的來了。按照計劃,她先后探訪了作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瑪雅金字塔--奇琴伊察(Chichén Itzá),“明亮的星美洲虎”——艾克巴拉姆(Ek' Balam),唯一建立在海邊而且每天第一個看到日出的瑪雅城市--圖倫(Tulum),位于墨西哥城的大瑪雅金字塔--特奧蒂瓦坎(Teotihuacan)。
“當你能夠觸摸歷史的時候,一切的感受都會變得很神奇!”瑪雅之旅,肖靜感觸頗深,她用鏡頭記錄下那片神秘的土地,而她的靈魂也同時穿越了古老文明。此前,肖靜也會有意無意地關注所到之處的人文歷史,“穿梭于暹粒的叢林里,穿梭在高棉寺廟的磚礫中,一切的記憶都從現(xiàn)實倒退至遠去的時空。我無法想象那時的生活,只有在指尖觸碰這一片片廢墟時去接近,在快門一次次釋放中去感受……”
總體而言,肖靜的攝影題材以地理風光、社會人文為主。作為媒體人,我推崇普利策新聞獎特寫攝影獎的經典作品,也喜歡諸如美國知名攝影師彌爾頓-羅格文(Milton Rogovin)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那些圖片往往因為捕捉災難瞬間探索世間真相而彌足珍貴。但在更多的時候,我會拒絕任何過于沉重的東西,而肖靜的作品恰恰能給人放松身心的機會。肖靜的早期創(chuàng)作中,不乏唯美主義色彩,《美國北部之北》系列便是如此;輕松、愜意,甚至有一絲浪漫。
2012年6月3日,《肖靜非洲作品展暨70-200闖非洲攝影講座》在北京舉辦,大獲成功。此間,肖靜展示了超過400張的圖片,顯示了高超的攝影技巧。在更早些時候,肖靜以《絕美非洲,絕美肯尼亞》為題在博客上推介了這個“一個人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從黎明的云彩,到日暮的晚霞;從歌唱的翠鳥,到舞蹈的紅鸛;從悠閑的長頸鹿,到美餐的金錢豹。肖靜向我們鋪展開一幅幅非洲原生態(tài)的自然畫卷,她稱為“真正的生命與自然的結合”。
毫無疑問,肖靜是一個富有情趣的人。她會不厭其煩地為你“揭秘非洲的帳篷酒店”,她會不辭勞苦地帶你“探訪非洲最古老的土著民族——馬賽族”,她會不由自主地向你介紹“非洲馬賽族服飾”。那些文字細致入微,那些圖片匠心獨具,堪稱主題攝影的上乘之作。肖靜一向認為,“攝影家的工作就是這樣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應善于從紛紜繁雜的生活中,選擇提煉有深刻思想意義和審美價值的主題。”
肖靜在一篇題為《鏡頭重要還是人頭重要》的專業(yè)文章中強調,“選擇提煉主題,是攝影創(chuàng)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作品成敗優(yōu)劣的關鍵。 攝影創(chuàng)作中對于主題的提煉,需要攝影者善于篩選素材,善于抓住本質,善于加深體驗,才能富于想象力地精心構思。”無論是一組照片,還是一張照片,都要有主題的提煉意識,也就是說要體現(xiàn)攝影者的思想,畢竟“人頭”比“鏡頭”更重要。
留學美國、周游世界,并不妨礙肖靜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癡迷。“我并不是一個那么容易被西化的人,骨子里那種民族自豪感隨著閱歷增長越發(fā)地強烈。”在肖靜心目中,“我們的國學經典蘊含著無窮智慧。行萬里路,偶有所悟,卻發(fā)現(xiàn)先哲早已用幾個字總結好了,所謂‘大道至簡’!”如今,肖靜把生活的重心放到國內,她認為“在適合的環(huán)境才能活出真實的自我,在喜歡的環(huán)境才能呈現(xiàn)精彩的人生。”
“我喜歡旅行,喜歡記錄旅途中的美麗風景。讓風景裝點時光,讓藝術裝點人生,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肖靜說。(范正利,財經作家、高級記者,《人民交通》雜志總編輯)
轉自:全球財經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