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日發(fā)布數(shù)份重要經濟報告,預計今明兩年世界經濟增速都將達到3.9%,但警告高債務、貨幣政策收緊、風險資產估值依然居高等風險將長期影響經濟增長,而貿易沖突更可能令全球增長脫軌。
全球增長預期不變但面臨風險
IMF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增速達3.8%,創(chuàng)下2011年以來最快增速。報告預計,今明兩年全球增速都將進一步提升至3.9%,與今年1月的預測值相同。
在報告中,IMF預計,2018年發(fā)達經濟體增速為2.5%,其中美國經濟增速為2.9%,歐元區(qū)經濟增速為2.4%,日本經濟增速為1.2%;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經濟體2018年增速預計為4.9%,其中,中國經濟增速為6.6%。
去年全球經濟增長表現(xiàn)出“基礎廣泛”的特點:全球三分之二的經濟體在2017年經濟增速高于2016年,這些國家的經濟產出占全球總產出的比例達四分之三。
IMF分析顯示,去年全球經濟增速加快的原因主要是投資和貿易的快速增長。IMF稱,在連續(xù)兩年疲軟之后,全球貿易在2017年實際增長率高達4.9%,遠高于2016年的2.3%;并且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國家的貿易增速更快,2017年增速達6.4%,高于2016年的2.2%。
但IMF也注意到,全球經濟增長勢頭可能將受到日漸激烈的貿易沖突影響。
“世界經濟持續(xù)展現(xiàn)出廣泛動能。但在這一積極背景下,同樣廣泛的貿易沖突前景卻呈現(xiàn)出不和諧圖景。”IMF首席經濟學家莫里斯·奧布斯特費爾德警告說,“貿易限制措施和反制措施可能削弱信心,并提前讓全球增長脫軌。”
IMF最新展望報告說:“加劇的貿易緊張局勢,以及對跨境貿易強行施加廣泛障礙,將不僅直接損害經濟活動,還將削弱信心。”
在今年即將召開的IMF春季會議上,貿易問題預計將是主導話題。
保護行為無助于解決貿易失衡
對于發(fā)源于美國的貿易保護行為漸多,IMF稱這些行為無法改善美國貿易逆差局面,呼吁各方通過多邊行動化解貿易沖突。
奧布斯特費爾德表示,近期面臨的貿易緊張局勢由美國挑起,但對減少美國貿易逆差卻收效甚微,因為美國經常賬戶出現(xiàn)逆差的根本原因是美國的總支出持續(xù)大于總收入。
并且,美國近期出臺的減稅和加大財政開支舉措反而會擴大美國經常賬戶逆差。和2017年10月的上一份報告相比,如今IMF預計,2019年美國經常賬戶逆差將增加1500億美元。
奧布斯特費爾德分析近期貿易保護主義成因時談到,發(fā)達經濟體長期以來就業(yè)和工資呈現(xiàn)出兩極分化的趨勢,加上中位水平工資的增長長期欠佳,公眾對經濟一體化好處的樂觀態(tài)度受到侵蝕。許多家庭沒有或幾乎沒有從經濟增長中獲益。
“這些趨勢在更大程度上是由技術變革而非貿易引起的,即使是在貿易抵制情緒不強的國家,公眾也普遍懷疑政策制定者促進強勁和包容性增長的能力。”
要解決經常賬戶失衡問題,奧布斯特費爾德認為,應當通過多邊行動,順差國和逆差國都需要通過宏觀經濟政策來讓他們的支出和收入相符。他強調解決不對等貿易行為,也有賴于可靠和公平的爭端解決機制,而這一機制植根于以規(guī)則為基礎的多邊框架。
IMF稱,2016年的研究表明,關稅和其他壁壘使所有國家的進口物價上漲了10%,五年后將使全球經濟產出和消費降低大約1.75%,長期將拉低近2%。在這種情況下,五年后全球貿易將萎縮15%,長期將下降16%。
多重風險給經濟前景蒙上陰影
IMF18日警告說,雖然相對寬松的金融條件在短期內有助于支持全球經濟增長,但常年低利率政策所累積的金融脆弱性可能會使前方的道路崎嶇不平,并使增長面臨風險。
IMF當天發(fā)布半年度《全球金融穩(wěn)定報告》說,和去年10月上一份報告發(fā)布時相比,全球金融穩(wěn)定面臨的短期風險略有增加,同時中期風險則繼續(xù)保持高位。報告警告說:“由于金融條件寬松,中期經濟增長的風險仍遠高于歷史標準。”
IMF貨幣和資本市場部門主管托比亞斯·阿德里安當天說,最新報告討論了全球所面臨的三大金融脆弱性問題:風險資產估值依然居高、新興市場和低收入國家可能受到全球金融條件突然收緊沖擊、非美國銀行存在結構性美元流動性錯配。
關于近年來市場熱炒的加密資產,最新報告認為,加密資產背后的技術有可能提高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的效率,但同時受到欺詐、安全漏洞和運營失敗的影響,而且牽涉非法活動。
IMF認為,目前加密資產似乎并未造成金融穩(wěn)定風險,但是如果它們的使用變得更為廣泛卻沒有適當?shù)谋Wo措施,那么它們就可能造成這種風險。
對于其他威脅全球經濟的風險,奧布斯特費爾德介紹稱,全球經濟長期前景較為疲弱。發(fā)達經濟體面臨人口老齡化、勞動力參與率下降和生產率增長緩慢等問題,可能無法回到全球金融危機之前的人均增長率水平。新興和發(fā)展中經濟體的情況各不相同,其中,一些非大宗商品出口國有可能實現(xiàn)與危機前可比的長期增長率,但許多大宗商品出口國不會這么幸運,盡管大宗商品價格前景有所改善。這些國家需要促進經濟多元化,以提高未來的增長和增強抗沖擊能力。
而其他非經濟風險,例如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氣候沖擊等也構成全球經濟面臨的下行風險。并且IMF警告說,這些風險之間存在互相關聯(lián),例如貿易戰(zhàn)風險可能會增加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記者 閆磊 金旼旼)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wǎng)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