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古音讀古詩 傳遞的是文化熱愛


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作者:高 爽    時間:2021-09-03





  最近,嗶哩嗶哩網站上一系列模擬古漢語發(fā)音制作的視頻,受到了不少人的關注。

  用上古音讀《詩經》《論語》,用中古音配“青梅煮酒論英雄”、朗誦《將近酒》《春江花月夜》,用近古音讀朱元璋白話圣旨,一段一段聽下來,還真挺有趣的。

  這些根據漢語語音流變規(guī)律構擬出來的語音準確嗎?看到一篇文章中,學者陳致說:“中國人對于古音的重建,自清代開始就一直在進行,直到今天。領域內各位學者的擬音重建,每家都有自己的理論方法,也取得了不少殊途同歸的成果。中國的文化和文字延續(xù)幾千年從未中斷,又有不斷出土的語料文獻提供研究依據,總體而言,古音重建工作還是很成功的?!彼?,或許可以推斷,這些短視頻的生產者多半是相關領域的專業(yè)研究者和愛好者,視頻中使用的語音有據可循,至于是否嚴謹,當然也只能由專家來判斷。

  但是,這到底有什么用呢?或者說,網友為什么很愛看呢?

  我是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在大學期間還專門選修過古漢語音韻學。選修這門課的人非常少,一是因為難學,二是因為沒多大用處,除了對將來要從事專業(yè)研究的人來說。我很認真地學下來了,最終發(fā)現在日常生活中它最大的用處就是炫耀,朋友聚會時、飯桌上,誰背個古詩、說個古文,我就可以講講這個音在先秦時是怎么讀的,我們今天的東北話里有些字音可能是元代官話啥的,很能引起大家的興趣,能“?!弊〔簧偃恕?br/>
  細想起來,這就是我們對中華文化的一種好奇心。而今天,這種好奇心又在新的網絡平臺被更多人激發(fā)出來了。這類激發(fā)網友好奇心的視頻作品,在嗶哩嗶哩網站和其他短視頻平臺上有不少。比如,有一個作者,在一個旅游景點給游客發(fā)放“通關文牒”,每來一個人報上所在城市,他都可以熟練地寫出古稱。還有一款網絡游戲,是古代木工技法的進階練習。今年4月,還有一名視頻生產者,用了15天時間,將500克黃金敲打數萬錘,純手工復制了三星堆黃金面具,激發(fā)了廣大網友對古代匠心的回味和膜拜。

  這些熱衷“國風”內容生產的創(chuàng)作者,被稱為“國風新青年”。中國傳媒大學與光明日報社近日聯合開展的一項調研顯示,2020年,嗶哩嗶哩網站上的“國風新青年”達9603萬人,5年來覆蓋人數增長20倍以上,“國風”視頻創(chuàng)作同比增長331%。在其他平臺上,“國風”也已成為熱門興趣圈層,青年人通過參與話題、錄制短視頻、展示國風舞蹈、創(chuàng)作國風音樂等方式,表達對民族文化的喜愛,呈現自我審美意識和價值追求。

  相比于一些國風與潮流結合而創(chuàng)造出的國潮產品,相比于從國風中提取核心元素而進行的藝術創(chuàng)作和文創(chuàng)開發(fā),以古音讀古詩這類作品至少目前還未找到可供開發(fā)的商業(yè)價值,未來是否會有也不可知。但這些創(chuàng)作會讓我們覺得又離自己的文化之根近了一些,也與傳統(tǒng)文化親近了不少,更重要的就是傳遞出我們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彰顯了文化自信。這或許就是這些視頻最大的文化價值,因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轉自:遼寧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