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媳婦的美好時代》到《溫州一家人》,從《生活啟示錄》到《甄嬛傳》,過去幾年中國影視作品“走出去”的步伐明顯加快,然而,相較于電影年產六七百部、電視劇年產一萬三千多集的總量,“走出去”的中國影視作品仍然是少數(shù)。語言是制約影視作品“走出去”的重要障礙,很多好作品因為缺乏高品質的譯制而走不出國門。
為提高譯制水平,讓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能夠為世界各國人民共同分享,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外聯(lián)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際合作司共同主辦,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文化譯研網(wǎng)承辦的“2018年中外影視譯制合作高級研修班”在北京舉辦。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意大利、奧地利、俄羅斯、法國、英國、烏拉圭、坦桑尼亞、埃及、斯里蘭卡、塞內加爾等24個國家的專家學者及影視機構負責人,圍繞“影視互譯文化共享”主題展開研討,共同為中國影視作品的對外譯制支招。
1.明確目標受眾,減少“文化折扣”
在我國影視作品對外譯制實踐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xiàn)象:《三國演義》《水滸傳》等歷史題材作品,在日本、越南等東亞、東南亞國家很受歡迎,可在非洲,這些作品卻不怎么受待見,受到非洲觀眾追捧的是《媳婦的美好時代》《金太郎的幸福生活》等家庭生活劇。
同樣優(yōu)秀的作品,何以在不同國家會有不同的傳播效果?影視譯制研究專家王魏指出,影視譯制不僅僅是把臺詞翻譯成另一種語言,而是一個跨文化傳播的過程,譯制作品要想獲得觀眾的認可,首先要明確目標定位,即“走去哪”。因為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理解力、興趣點必然有差異,如果不能明確定位目標,根據(jù)目標人群選擇相應的傳播內容和策略,譯制作品傳播的有效性就會大打折扣。
目前,我國影視譯制劇對外傳播,主要集中在亞洲、歐洲、北美洲以及非洲。以日本、韓國、越南等為代表的東亞、東南亞國家,與我國地域相鄰、歷史相近、文化同源,那里的觀眾對中國的歷史劇、武俠劇、文學改編的作品有濃厚興趣。而歐美國家跟我國文化差異較大,那里的觀眾比較喜歡中國的功夫題材作品。非洲由于文化歷史與我國均有很大差異,那里的觀眾很難理解以“忠君愛國”為主題的中國古裝劇,也看不懂爾虞我詐的宮斗劇,但非洲國家與中國同為發(fā)展中國家,非洲當代人的戀愛、生活、奮斗、家庭,跟中國人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表現(xiàn)當代中國年輕人生活、工作、家庭的影視作品在那里很受歡迎。
王魏建議,影視譯制在對外傳播過程中,要找到能夠突破地域空間局限的共同價值,減少因語言、歷史背景、文化傳統(tǒng)、社會制度的差異所帶來的“文化折扣”,同時利用好中國元素以保持民族差異性,進而激發(fā)當?shù)赜^眾的好奇心。
不僅是影視題材,譯制方法和譯制手段也要根據(jù)受眾的特點區(qū)別對待。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金海娜舉例說,法國、德國、西班牙等國比較喜歡配音譯制,挪威、丹麥等北歐國家有著觀看字幕翻譯作品的傳統(tǒng),而俄羅斯、波蘭、立陶宛等國則有著觀看解說配音作品的傳統(tǒng)。中國的影視作品外譯時要根據(jù)目標國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譯制方法。
2.多條腿走路,壯大對外影視譯制的力量
目前,我國影視作品對外譯制,主要有政府支持的官方模式和依靠市場的商業(yè)模式兩種。政府的支持,在短期內取得了明顯的效果,自2012年以來,我國先后實施了中非影視合作工程、喀爾喀蒙古語譯制項目等,已有1600部中國影視劇被譯成了36種語言,登上了100多個國家的電視熒屏。“從長期來看,還是需要推進影視譯制的市場化運作,積極發(fā)揮民間影視譯制力量的作用。”金海娜說。
在非洲熱播的《媳婦的美好時代》走的是國家推動和商業(yè)運作相結合的模式。該劇由政府部門委托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譯制,坦桑尼亞國家電視臺最先購買了版權。熱播后,非洲不少國家也要求播放《媳婦的美好時代》,坦桑尼亞國家電視臺則有償向這些國家出讓轉播權,收益由中坦雙方共享。這種在政府推動下的商業(yè)運作模式,在非洲比較通行,但市場化程度仍比較低。金海娜認為,每個國家具體的商業(yè)化運營還是需要建立在對對象國的充分調研的基礎上。
近些年,借助于互聯(lián)網(wǎng)工具,大量翻譯發(fā)燒友自發(fā)翻譯起影視作品,“字幕組”就是其中的代表。“字幕組”等民間翻譯力量的翻譯水平盡管參差不齊,但卻攪動了影視譯制行業(yè)。中國傳媒大學外國語學院麻爭旗教授認為,應該團結引導這些民間翻譯力量投入到對外影視作品的譯制中來,引導他們?yōu)榇龠M中國影視的外譯發(fā)揮積極作用。
目前,中國影視作品的對外譯制,缺乏國際譯者的合作,依靠的主要是中國人,“我們需要更多外國人將中國的影視作品翻譯成他們的母語”。
3.加強人才培養(yǎng) 破解人才困境
在國外看電影《孔子》的譯制片時,巴黎中國電影節(jié)創(chuàng)辦主席高醇芳發(fā)現(xiàn)第一句字幕就譯錯了,“春秋時期”被翻譯成了“戰(zhàn)國時期”,這說明目前影視翻譯的專業(yè)水準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也反映了我國專業(yè)性影視人才短缺的現(xiàn)狀。目前,影視譯制的人才,尤其是小語種影視譯制人才的培養(yǎng),遠遠不能滿足現(xiàn)實的需要,我國高校中現(xiàn)只有中國傳媒大學同時開設有影視譯制本科、碩士、博士專業(yè)。
在陜西教育學院外國語言文學系副教授高暉看來,影視譯制是一項專業(yè)性較強的工作,并不是懂外語的人都可以做影視譯制工作,影視譯制翻譯必須經過專業(yè)的語言訓練和實踐檢驗。比如,字幕的翻譯除了要注意語言和文化的差異之外,還受到很多限制,最主要的是受到字數(shù)和時間的限制。一般說來,屏幕上每次只能顯示一行字幕,如果是雙語字幕的話可以兩行并列,而每行最多允許容納十五個字,如何用十五個字表達完整的意思,使觀眾明了,是字幕翻譯者面臨的一大挑戰(zhàn)。另外,字幕對應的是演員的對白,一般來講一行字幕對應一句對白,對白講完,字幕就應收回。因此,字幕在屏幕上能持續(xù)多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字幕的長短。因此,影視翻譯對譯者有較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國懂外語的人很多,但符合影視譯制翻譯要求的人才卻嚴重不足。
高暉建議加大影視譯制人才的培養(yǎng)力度,比如影視譯制機構可與專業(yè)院校合作,培養(yǎng)專業(yè)的字幕翻譯人才和配音人才,以盡快改變影視譯制良莠不齊的現(xiàn)狀。金海娜指出,許多從事影視對外譯制的人員沒有經過專業(yè)培訓,邊干邊學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因此,應加大對在職影視譯制人員的培訓力度。
近年來,外譯的中國影視作品數(shù)量日益豐富,但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評估機制,對譯制內容、翻譯策略、譯者、譯制過程等問題缺乏考察和評估,譯制效果往往也只是通過收視率和媒體報道來評判,渠道過于單一。金海娜建議,未來可以嘗試建立涵蓋對譯制內容、譯制主體、譯制受眾、傳播途徑和傳播效果的科學評估機制,以迅速獲得有效反饋,及時調整、完善對外譯制活動。(記者 韓業(yè)庭)
原標題:影視譯制:讓好作品更好地“走出去”
轉自:光明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wǎng)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