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州博物館發(fā)布了預備于五一假期期間進行的最新研學產品“從廣州城到湛江灣”。這是廣州博物館第一次展開跨地市范圍的研學活動。隨著博物館“研學熱”的日漸升溫,多樣化的產品組合,正越來越成為博物館研學課程設計的標配。(3月15日《廣州日報》)
博物館是距離我們生活最近的“詩與遠方”,也算得上是性價比最高的文化殿堂之一。近年來,一個可喜的變化是,“到博物館去”成為更多人的選擇,“博物館研學”掀起新的熱潮。隨著“研學熱”持續(xù)升溫,博物館的觸角不斷延伸、功能不斷完善,從過去“到此一游”的打卡點變成了青少年的“第二課堂”。
不同于課堂教學,研學是一種重問題解決和探究過程的開放式學習,說到底是一門實踐的藝術。而“研學”二字也點明重在發(fā)揮教育功能,不能游而不學、只游不學。換言之,博物館研學根本在于做好“教育+”的文章。因此,博物館研學課程設計開發(fā),需要緊扣目標受眾需求,發(fā)揮博物館資源稟賦和獨特魅力,不斷提升教育獲得感。
如何提升獲得感?要多樣化,滿足多元需求。對此,跨領域、跨學科的合作,為博物館研學產品開發(fā)提供了新的可能。比如,“從廣州城到湛江灣”研學課程,整合了廣湛兩地的優(yōu)質文旅資源,跨地域聯(lián)動開展公共文化服務;再如,廣州博物館推出的“營建鎮(zhèn)海樓”研學課程,引入建筑學、工程學、測繪學的專家團隊作為指導,讓孩子們動手測量數據,動腦還原古樓的建造過程。多樣化不僅體現在內容創(chuàng)新,也要求形式上尋求突破。以廣東省流動博物館為例,其不只是“送展”到各地,更在“中央廚房”+“快遞小哥”的框架下,承擔起為基層文博機構培養(yǎng)策展、辦展及開發(fā)配套產品人才,傳播先進文博技術與理念的任務。
要突出特色,提升文化內涵。如今,隨著博物館研學產品推陳出新,大大突破了早期研學課程“看展+導賞+答題”的粗放模式,研學質量的高下更多取決于文化內涵。如何讓文物活起來、讓文化傳開去,成為博物館研學必須答好的考題。為此,要深挖文化資源,打好特色牌,在提升體驗感、沉浸感和吸引力上下更大功夫。比如,廣州的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于館內舉辦了異特龍病理研究發(fā)布會,現場組織了很多相關專業(yè)的學生研學;再如,陜西水利博物館攜手寧夏銀川實驗小學開展“云端觀水世界”直播活動……用好資源優(yōu)勢,寓教于樂、融學于趣,以研學之旅激活人氣、播撒文化、助力成長,讓館方和受眾實現共贏。
樂見“研學熱”持續(xù)下去,打開文化傳播新窗口,做好實踐育人大文章。期待博物館練好內功,加力打造“行走的課堂”,持續(xù)擦亮研學名片,讓更多人參與進來、學有所獲。(張冬梅)
轉自:廣州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