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北京恭王府紅墻大院內,青石板上搭起T臺。繾綣撩人的布依族浪哨中,云鬢香衣款款而來,“依文·永不遺失的繡夢”時裝秀上的布依族刺繡驚艷全場。
謝幕時,聚光燈下,37歲的布依族繡娘黃蓮手握麥克風,嗓音發(fā)顫,“我6歲開始和媽媽學紡紗、織布、繡花。因為中國手工坊,今天我第一次來北京,把我們布依族做的好東西給大家看。大家喜歡,我很高興。”
這個夏天,為迎接我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恭王府攜手中國紡織工業(yè)聯合會推出歷時一周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服飾秀。從未走出黔西南深山的黃蓮,不僅是此次大秀中唯一站上T臺的少數民族繡娘,還是都市白領口中的老師和歐洲高級訂制時裝的工藝師。而這些巨變,正是緣于她口中的中國手工坊。
承載民族生命故事和美學態(tài)度的刺繡,如同深山遺珠,隨時在消亡
“山里的山花為誰開,你翻山越嶺為誰來……我像那山花開,矗立在花海,等待那有情人,到我身邊來……”在黃蓮心中,布依族民謠《好花紅》唱的就是不遠萬里找到她的夏華。
2002年,夏華自創(chuàng)的依文品牌已問鼎北京市場的銷售冠軍,位列中國十大男裝。走向世界舞臺后的迷茫與尋求自我突破的渴望,驅使夏華帶著設計團隊去貴州深山尋找靈感。“那時越來越發(fā)現,中國的美學態(tài)度才是品牌價值邏輯的源頭。中國的美學態(tài)度從哪里找?如何把這些美學態(tài)度融入時尚產品形成風格?我們不僅在尋找刺繡作品,更在尋找形成這些文化遺產的原生態(tài)土壤。”
初到黔西南山寨,夏華感覺“就像一場艷遇”。在山里,村村繡種不同,家家繡法各異。同樣是蝴蝶,東家的勝在振翅欲飛的神態(tài),西家的贏在嬌艷瑰麗的色彩;同樣是繡娘,村頭的只擅繡花不擅繡蝶,村尾的只擅繡人不擅繡景。更奇妙的是,每個刺繡圖案既是獨特的美學紋樣,其背后又是少數民族的神話、詩歌等文化遺產。比如一張人物繡片,苗族繡娘就能娓娓道來,“這是蝴蝶媽媽和水泡戀愛,生下12個孩子,其中一個是姜央,我們的祖先。”
“每一位傳統(tǒng)手工藝人都很了不起,像散落在深山的明珠,等待我們挖掘整理并賦予時尚意義,讓她們成為有價值的群體,活下來,火起來。”夏華說。
2006年,聚焦傳統(tǒng)手工藝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依文·中國手工坊成立,第一件事兒就是尋人。村干部或許知道哪些人會繡花,可會繡什么、水平如何,無人知曉。只能靠夏華和她的團隊,不斷往返于大山與都市,挨家走訪、鑒別、認證,然后輸入數據庫。
走山的日子既苦也樂。32歲的中國手工坊工作人員包唐韜,原本是追求快節(jié)奏都市生活的年輕人,但是為了發(fā)現繡娘,整理紋樣,去年在貴州大山里行走了3萬多公里。“走著走著,就愛上了阿媽做的飯,喜歡上了她們唱的歌和她們繡花織布的樣子。”今年除夕,包唐韜也是在寨子里度過的,“在山里的日子久了,我就發(fā)現,這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要做一輩子的事業(yè)。”
搜集整理繡娘繡品的日子,錢像打水漂一樣投入。一度找不到商業(yè)模式的夏華,也曾在山上哭過、疑惑過,“沒有商業(yè)驅動,文化的復興難以為繼,難道‘非遺’真的是‘非得遺失’?”可是,每次聽到“哪家的老媽媽離世了,那種刺梨花再也沒人繡得出了”“誰家的閨女進城打工了,她家的繡法要失傳了”,夏華的內心又強大了起來。
“與現代美學書本教育不同,口口相傳、代代相傳的民族傳統(tǒng)刺繡,因為沒有文字記錄,消亡得非常快。每一個紋樣都是這個民族的生命故事和美學態(tài)度,發(fā)現的過程很震撼。這種美學的原發(fā)性的創(chuàng)造力非常強,如何才能讓這種創(chuàng)造力與全球設計師碰撞出火花,讓她們在這個時代更具生命力,就是中國手工坊的使命。”夏華說。
讓每一位繡娘養(yǎng)著鴨、抱著娃、繡著花,就能擁有體面的收入
為什么不把繡娘請進城、帶進廠?當夏華把中國手工坊的繡娘工作室設在貴州大山里時,很多人不解。
“在山里越久越發(fā)現,苗繡、布依秀這些你我眼里是藝術,其實是一群普通人最樸實的日子。這些手工藝品,只有在它的生態(tài)里,才有生命力。”夏華說。
實際上,在中國手工坊已經認證、培訓并簽約的繡娘中,多數并沒有受過系統(tǒng)的職業(yè)教育,有些連普通話都說不了,如何適應工廠生活?可是,不進城,不進廠,這些繡娘能掙到錢嗎?手藝不能改善生活,誰還愿意干?沒人干了,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豈不是只能擺在博物館、寫在書本上,變成傳說?
看似兩難的問題,可夏華卻找到了平衡點。依文集團左手搭建擁有5000多位繡娘、3000多個紋樣的中國手工坊數據庫,右手建立囊括20多家時尚機構和其設計師的中國手工藝聯盟。通過互聯網平臺,遠在巴黎、意大利的設計師就可以與大山繡娘“相親”,而手工坊團隊的工作人員就在山里充當“翻譯”兼“媒婆”。
“中國手工坊既是中國非遺的基因庫,又是中國手工藝的產業(yè)路由器。”夏華說,中國傳統(tǒng)刺繡文化絕不僅是外國人眼中的龍、鶴圖騰,更不是簡單照搬的漂亮圖樣,每一個紋樣都是一個文化密碼。中國手工坊團隊會在搜集后,進行專業(yè)解碼,形成跨文化、跨地域都能領悟并使用的數據庫。“利用大數據和互聯網,我們能夠讓全球的設計訂單匯聚于此,繡娘們無需遠行,養(yǎng)著鴨、抱著娃、繡著花,就能養(yǎng)家。最終又將每一位繡娘的個體價值整合為中國繡娘的整體價值,讓中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在世界時尚舞臺上發(fā)光。”
如今,中國手工坊里已有200多名繡娘與國內外企業(yè)進行了訂單合作,包括英國B&H創(chuàng)意平臺、Lanvin前創(chuàng)意總監(jiān)AlberElbaz、“婚紗女王”桂由美、奢侈品女鞋JimmyChoo的設計師周仰杰等時尚大腕,都成了忠實買家。
少數民族繡娘及其傳統(tǒng)手工藝首次成體系地進入國際時尚市場,也讓繡娘的生活變得不一樣。71歲的繡娘潘奶奶,滿腹故事又繡得一手好花,第一次出山就登上了北京飯店的秀場,今年9月還要去倫敦走秀;獨臂繡娘梁光美,一套百蝶衣驚艷歐洲設計師,已躋身高級定制工藝師行列。據初步統(tǒng)計,以往繡娘的家庭平均月收入在幾百元,現在繡娘家庭月收入一般為1500元,有的可達萬元。
“這個扶貧太精準了!與傳統(tǒng)進城、進廠務工相比,中華手工坊的扶貧方式與繡娘的工作能力是極其符合的,可以實現永久脫貧。另一方面,這種脫貧不是施舍,而是讓每一位繡娘都很體面、有尊嚴。”貴州黔西南州冊亨縣縣委組織部部長孫取利說。
商業(yè)的參與并不一定是破壞,而是吸引更多人關注
繡娘們賺錢了,設計師們有了新靈感,中國的美學態(tài)度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而市場做大了,中國手工坊通過專業(yè)服務也分了一杯羹。在夏華看來,共享經濟的模板,讓平臺上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能心甘情愿地付出,心滿意足地得到。
不過,夏華顯然沒有滿足于這個小成功。建在大山傳統(tǒng)村落舊宅子里的100多個工坊、13座博物館,又被打造成了10條傳統(tǒng)手工藝體驗之旅。山中沒有餐廳,每家端出一道菜、一壇酒,就成了長桌宴;山中沒有娛樂,村民們點起篝火載歌載舞,比大劇院的演出更令人心潮澎湃;山中沒有商業(yè)街,可每個手工坊里的繡品都成了搶手貨;山中沒有游樂場,但在老宅子里建起的博物館足以讓人眼花繚亂,每一個人都可以在繡娘的指導下,親手染條絲巾,繡個荷包,重溫繡夢,忘了時光。
很快,來旅游的人越來越多,從企業(yè)到國際學校,從家庭到個人,全國排名前三的貧困縣冊亨縣,一下子火了。夏華覺得,這個過程仿佛是從中國手工坊里生出了兒子,手工坊和博物館成了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基地,山村與都市彼此既有“拿來”,也有“給予”。
“我們把傳統(tǒng)手工藝從大山帶到城市,從傳統(tǒng)帶到現代,從中國帶到國際,用全球設計師和時尚把這些傳統(tǒng)工藝復活;又通過高端文化旅游,把都市人帶進原生態(tài)的日子,讓他既看得見風景,又帶得走情懷。商業(yè)運作真正實現了傳統(tǒng)文化的有‘進’有‘出’,活體保護與多維傳承。”夏華說。
隨著旅游線路的開發(fā),越來越多在外打工的年輕人回到了寨子。假如在家鄉(xiāng)就能生活得如城市一樣好,又何必背井離鄉(xiāng)呢?這事兒讓夏華覺得振奮,下決心把冊亨3萬繡娘都培訓好,數據入庫,訂單到戶,讓每一個人都有活干。
作為同行,廣東名瑞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蔡中涵也在從事潮繡復興,他覺得夏華的商業(yè)運作很了不起。“商業(yè)并不一定是破壞,而是吸引更多人關注。包括非遺在內的傳統(tǒng)文化,最需要的是年輕人的關注。如果非遺沒能實打實地走進下一代人的生活,讓每個年輕人能用到,喜歡上,那就無法避免只進入博物館、淪為文物的命運。”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