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近三年,林奕華“最好懂”的戲


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網   時間:2017-10-05





  2015年《紅樓夢WhatisSex》、2016年《梁祝的繼承者們》《心之偵探》、2017年《小飛俠彼得·潘之機場無真愛》,三年里,“非常林奕華”依然以超長時長(3小時以上)、舞臺一景到底,以及演出以群戲為主、演員分身有術的鮮明特征進行創(chuàng)作。


  中國大陸觀眾也在《賈寶玉》《三國WhatisSuccess》《恨嫁家族》等作品相繼造訪之后逐漸熟悉了林奕華導演的創(chuàng)作風格,對他的創(chuàng)作,無論喜愛與否,“喜歡問問題”,是導演及其團隊留給所有觀眾的深刻印象。

linyihua

  導演林奕華。攝影張博然


  《小飛俠彼德·潘之機場無真愛》(以下簡稱《機場無真愛》)是林奕華近三年中與徐硯美進行文本合作的第三個作品,從中國經典名著《紅樓夢》,到西方文化世界中的大IP福爾摩斯,再到童話故事《彼得·潘》,在我看來,這三部作品在對觀眾的理解要求上逐步降維,《機場無真愛》大約是“最好懂”的一部。


  然而,在表達層面,“成人童話”《機場無真愛》出現(xiàn)的時候,我坐在觀眾席可以隱約感覺到,林奕華用三年多的時間逐步向自己內心深處邁進,以不斷發(fā)問的方式剝開心房,“為什么要長大”、“我是誰?”、“為什么飛機總是delay?”


  這些看似重復的問句每一次出現(xiàn),都因特定場景的設置具有不同的含義——正如我們的生活千變萬化,未來是不變的嗎?現(xiàn)在走的這條路是正確的嗎?波瀾不驚的外表之下內心深處的不確定,在我看來,是林奕華拋在舞臺上的永恒主題。

jichangwuzhenai

  《機場無真愛》劇照


  比起《紅樓夢WhatisSex?》中的“你知道大冬天那女孩兒為什么在雪地里抽柴火嗎?”,《機場無真愛》中的“你還記得虎克船長為什么害怕小鱷魚嗎?”顯然好懂得多。


  如果將戲劇比作一道菜式的示范,那么看戲的人想要吃到頂級美味,就必須親自下廚。從這個邏輯看,林奕華即是一名以精致佳肴邀你入席,又在席間逼你下廚的導演。《機場無真愛》提出了“歡迎來到薄情國”的口號,然而飛機卻持續(xù)delay,到底要不要長大?能不能長大?成為了自舞臺發(fā)出,蔓延至整個觀眾席的問題。


  這出戲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自“歡場無真愛”這個詞,迎來送往,歡場薄情,而當代,“歡場”退出了歷史舞臺,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手機就是“歡場”,海量消息和表情隔著屏幕快速爆炸,在這背后,“情”變得縹緲起來。


  《機場無真愛》的舞臺上有“娛樂明星”、有社交網絡,看過《心之偵探》的觀眾會心一笑——這樣的呈現(xiàn)和表達,用以詮釋“彼得·潘癥候群”,的確更加恰如其分。


  彼得·潘癥候群(PeterPansyndrome)是一個心理學名詞,是指由于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創(chuàng)傷或對生活的懷疑而找不到正確解答,產生的一種不愿長大的心理。


  在林奕華眼中,人人都罹患“彼得·潘綜合癥”,而將西方童話放置在東方背景下,從舞臺表現(xiàn)來看,創(chuàng)作者洞察了華人社會的問題:成年人喜歡說大話、不負責任,被動依賴似乎習以為常,他們將華人社會作為“彼得·潘集中營”,舞臺上出現(xiàn)的一切元素與觀眾席互為鏡像,觀演之間是一種互相審視。


  鏡像反射是林奕華創(chuàng)作的最重要特征,自“非常林奕華”1991年成立以來,26年時間,他一直站在自己的視角,看到很多人都在面對的問題,由內窺到反射。


  作為觀眾,我從每一場戲中都看到林奕華仿佛站在舞臺上,探討被華人世界回避的“我是誰”這個問題。“我是誰”是林奕華作品的“主食”,在這個叩問中,“成長之難”與“欠缺自我”形成呼應,這一點,在《機場無真愛》中,第一次毫不遮掩地明朗起來。


  然而,如若長期關注林奕華的創(chuàng)作,尤其是對于看過他近三年來到大陸的4部作品的觀眾來說,《機場無真愛》顯得簡單了一些,這也與原作本體有關。


  與很多熟悉林奕華創(chuàng)作的觀眾相同,在完全了解他的舞臺呈現(xiàn)方式、清楚他的演員表演方法,甚至是明白他的“編舞式”舞臺調度之后,我更期待看到的是舞臺與原作之間的互文,走進劇場前,我心里的好奇是“這一次,林奕華將就這個文本做出怎樣的解構?”


  可是,坐在《機場無真愛》的觀眾席,我看到很多過分熟悉的設計:模糊的性別認知、用投影制作的現(xiàn)代社交網站頁面,以及略略過氣的“谷阿莫”模仿秀……這些設計當然不露痕跡地控制著場與場之間的節(jié)奏,也確實為演出制造了作為點綴的笑點,但是于我——我看到“林奕華”符號般地坐在舞臺上,遠沒有以上元素在幾年前第一次出現(xiàn)時那樣活力四射。


  不同的觀眾因為不同的原因走進林奕華的劇場,一部分觀眾如我,期待看到如此文采斐然的香港導演如何閱讀名著,所以無論是《西廂記》《賈寶玉》,還是“四大名著系列”、《梁祝的繼承者們》,這位受西方劇場觀念影響極深的導演在處理中國文本時似乎比面對西方文本更容易讓人找到共鳴。這也與我們所處環(huán)境的集體文化根基有關。


  “非常林奕華”步履不停,新戲《聊齋WhyWeChat》將于今年底在臺北首演。這出戲啟用林奕華的老朋友張艾嘉、王耀慶擔任主演,再度與《賈寶玉》的編劇黃詠詩進行文本合作,回歸中國故事——我感到,從這出戲開始,林奕華將進入下一個創(chuàng)作階段了。


  轉自:澎湃新聞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