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裝一條街轉型升級尚需思考


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1-08





  北面僅一街之隔是前門步行街,向南乘車一站地就是天壇公園西門,戲裝一條街自形成就仿佛“大隱隱于世”。從西草市北口往南直到刷子市西口,有近20家店鋪,曾經這條街上經營的商品都是互補的,“久春”店專門做戲裝,“盔頭劉”專做各種盔頭,“把子許”做戲臺上的刀槍劍戟,又有專門做髯口和做靴子的,既不搶活又互相捧著,生意紅火。


  臨近刷子市西口,北京晨報記者找到了傳統(tǒng)戲劇行頭制作工藝師“把子許”之子許振海的門市店。附近的居民告訴北京晨報記者:“老許只有周六周日才來門市,工作日都在學校授課,平時看店的是他太太。”


  子承父業(yè) 世代相傳


  在戲裝界提起“把子許”可謂無人不曉。許振海向北京晨報記者講述了家族與盔頭、把子的故事:“我們家最早做這個行當的是我爺爺許新一,1921年的時候他從河北來到了天津,在南市清河大街開了新德慶把子店。我父親在家行二,老大許寶增、老三許寶儒、老四許寶亭都學做盔頭,老五許寶臣和老六許明與我父親一起學做把子。我還有一個老姑也是做盔頭的,后來經我爺爺做媒嫁給了沈陽的戲衣設計師陳道博。”


  把子質量的優(yōu)劣直接關系到演員的聲譽,因為刀槍斷裂損壞而使一場好戲大倒胃口的事并不鮮見,當時的把子的確既不結實也不美觀。在戲裝界總是口口相傳一個這樣的事情,20世紀30年代,武生李蘭亭求助許家制作雙刀,許壽昌經過了反復嘗試最終將竹刀用火烤干刮平后,用騾、馬皮包制的辦法,使刀面的橫向、縱向拉張力都明顯提高,能經受很大的力也不易折斷,刀面還很有彈性。對于刀把處易斷的問題,他花費了兩個多月時間,采取在刀頭與刀把接頭處加竹芯的方法取得了成功。在此基礎上,他又按照真刀的實樣,采用水銀搓錫粉的工藝,即先在刀面上刷幾遍紅土(相當于打膩子),使刀面逐漸平整,之后在上面搓錫粉,使刀面具有金屬感,然后經搓珠壓亮后,再上三遍水銀。經以上工藝處理制作的刀,已經能夠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既結實耐用,又造型美觀,受到了李蘭亭的贊賞。


  這件事很快就傳開了,幾日后,四小名旦之一李世芳的父親、著名山西梆子演員李子健來求做一對只有一尺長的小雙刀,許壽昌仍然采用上述工藝制作,做好后,李子健連演數場大獲成功。此后,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不少戲班也都慕名前來訂做把子,“把子許”的名聲逐漸叫響。此后,他又為葉盛章、李萬春等名演員制作了稱手的把子,為葉盛章做的寶劍、為李萬春做的青龍偃月刀,歷經60余載的風風雨雨仍完好如初。


  后來,許壽昌先后在戲衣莊少掌柜的邀約和著名京劇武生演員張云溪的介紹下去了沈陽和上海發(fā)展。上海解放后,他再次應張云溪之邀來到北京,在“德昌號戲衣莊”做把子。許振海坦言:“原來劇團都是私人的,因為要干活養(yǎng)家糊口,所以哪里發(fā)達就得往哪走。”1955年4月,德昌號戲衣莊與其他一些作坊共同組建了全市劇裝業(yè)第一個合作社北京市盔頭社。1960年,盔頭社被下放到前門街道,成立了前門盔頭社和天壇劇裝廠。北京市盔頭社于1972年1月被并入北京劇裝廠,使劇裝廠成為當時規(guī)模最大、行當最全的專業(yè)生產廠家,許壽昌在劇裝廠把子車間當技術指導。1973年,61歲的許壽昌在劇裝廠辦理了退休手續(xù),同時應劇裝廠之聘擔任把子車間技術顧問。


  在歷史戲恢復公演后,許壽昌也迎來了他把子生涯的第二個春天。當時歷史戲劇裝任務非常多,年輕人又不太懂,他手把手地悉心指導,不厭其煩地傳授技藝。1981年5月23日,輕工業(yè)部在大連召開全國劇裝行業(yè)產品質量評比大會,北京劇裝廠由許壽昌指導制作的單刀獲單項評比第一名,為劇裝廠奪得團體總分第一做出了貢獻。


  舊時集市 今夕店面


  無論是聽到父親對過往的描述,還是這些年親自見證的戲裝一條街變遷,既是北京市戲曲藝術職業(yè)學院教師,又是“把子許”承傳人的許振海說起這條街形成的歷史總是嚴謹而又有些興奮,他告訴北京晨報記者:“戲裝一條街為什么在南城?為什么在西草市街?其實是源于很有意思的歷史。過去講唱戲、說相聲這些撂地攤的藝人,普遍的社會地位都偏低。那時候在現在晉陽飯莊旁邊,有一個培養(yǎng)京劇演員的搖籃叫富連成社,對中國培養(yǎng)京劇演員有著很大的貢獻,當時有“喜”、“連”、“富”、“盛”、“世”、“元”、“韻”、“慶”八科,后來的雷喜福、侯喜瑞、馬連良、于連泉等多位京劇名家都是出自這里。久而久之,這些京劇名家聚集在前門附近,西草市街開始出現服裝、盔帽等小作坊,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這一趟街。”


  后來,西草市外面的樓宇逐漸商業(yè)化,街道增加了許多木質花“箱”的藝術停車位,青色墻壁上張貼了《弟子規(guī)》的文化版,盡管環(huán)境日新月異,但是這些老店仍然保持著原汁原味的形態(tài)。走在這條街上,可能偶遇的很多人都與戲裝有關,或是從前在北京戲裝廠和盔頭社工作過的老職工,或是現在還在經營門市,或者是做車間的手藝人。


  從熙熙攘攘的集市到井然有序的店面,戲裝一條街經歷了輝煌時的濃烈與如今的平淡。說起如今的戲裝商業(yè),許振海直言:“戲裝從制作到使用都是非常講究的,一個特別簡單的例子是《楊門女將》中穆桂英佩戴的是老旦帥盔,老旦帥盔需要掛上穗子,而老旦鳳盔不能掛穗子;王朝馬漢挎腰刀要挎綠色的,韓琦要挎黑色的。”


  實際上,很多手藝的世家與匠人都在探討一個共同的話題,希望認認真真、規(guī)規(guī)矩矩地將莊重的手藝傳承下去。說起如今戲裝手藝的流失,許振海的眼中也有些許無奈:“曾經的金線都是手工搓的,如今已經沒有了,化學合成的東西在繡花的時候會出現瑕疵。”


  在許振海心中,無論是戲裝的制作,還是在舞臺上的使用,都需要深厚的功底,即使學習一生也不能掌握全部:“除了技術本身,這個行業(yè)還需要文化素養(yǎng),有了技術和理論的支持,需要考慮到演員本身,比如系在腰上的大帶原來都是5米,現在演員覺得戴著有些緊了,就放長一點變成5米3到5米6。”


  如今的戲裝一條街正在面臨如何完好保留下來的問題,隨著此前西草市大街的拆遷改造,部分門市店已經搬離了此處,比如此前“盔頭劉”一家就已經搬到了天橋劇場附近。許振海表示:“雖然從事這個行業(yè)的人還會選擇其他地方繼續(xù)經營門市,但是西草市街已經成為了中外從業(yè)者與愛好者眼中的戲裝標識,如果能繼續(xù)做文化一條街也能真正保存下來了。”(記者 張曉莉 羅帆)


  原標題:戲裝一條街轉型升級尚需思考


  轉自:北京晨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前三季度工業(yè)經濟運行總體平穩(wěn)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前三季度工業(yè)經濟運行總體平穩(wěn)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