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是根本


作者:龍軍    時間:2012-02-29





糧食安全與否是關乎13億中國人最為根本的民生問題。此前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就提出,必須按照“高產、優(yōu)質、高效、生態(tài)、安全”的要求,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而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強調,農業(yè)科技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支撐。

  沒有優(yōu)質高產,糧食安全是一句空話,而沒有農業(yè)科技支撐,優(yōu)質高產又無從談起。正如此次中央一號文件所提出的,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必須抓好兩個方面:一是千方百計穩(wěn)定糧食播種面積,二是要著力提高單產和品質。而其中提高單產和品質又是至關重要的。

  為什么呢?這得從我國有限的耕地資源說起。據統(tǒng)計,中國的耕地只占世界的10%,人口卻占22%,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幾年前就已減少到了1.4畝,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且18億畝耕地紅線被突破的警報早已拉響。這就是說,就耕地而言,能夠堅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能夠穩(wěn)定糧食播種面積,就已經到了極限。

  因此,確保糧食安全的艱巨任務就無可避免地落到了科技增產的份上。

  中央一號文件再次重申,“要加快提升800個產糧大縣生產能力,實施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guī)劃”,這是一個什么概念呢?目前,我國糧食生產能力為每年一萬億斤,在此基礎上新增千億斤,就是新增了10%。這一目標規(guī)劃的實現,無疑在世界上都是一大創(chuàng)舉。

  那么,這新增的千億斤從哪里來?土地是有限的,怎么辦?唯一的辦法就是提高單產。怎么提高單產?當然得靠科技了。此所謂“農業(yè)的根本出路在科技”是也!

  從這個層面來分析,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中央要實施嚴格的“米袋子”省長負責制了。因為,沒有一省之長來親自負責,恐怕不僅播種面積確保不了,而且向科技要增產的目標也確保不了。畢竟,現實中委實有太多的理由可以蠶食那些有限的耕地了,尤其是城市周邊地區(qū)的耕地;也有太多的理由讓耕種者不愿做耕種的本分之事,而愿跑到城市里去打工掙錢;更有太多的理由讓科研者不愿去從事農業(yè)科研,因為除了投入高、周期長,還難有收益保障。

  種種問題都可命中要害,都需要各級一把手負總責。一把手負總責,就可協(xié)調各方面力量,共同應對和辦好同一件大事。這也正好體現了中國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yōu)勢。

  “要把保障糧食安全作為首要目標”,這是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上對各級政府首長發(fā)出的號令,也表明了中央對于保障糧食安全的信心和決心。

  這種決心在今年一號文件中得以進一步具體化,即要繼續(xù)實施糧食豐產科技工程、超級稻新品種選育和示范項目;要深入推進糧棉油糖高產創(chuàng)建;要大力支持在關鍵農時、重點區(qū)域開展防災減災技術指導和生產服務;要加快推進農作物病蟲害專業(yè)化統(tǒng)防統(tǒng)治……

  一號文件為確保糧食安全指明了方向,也為確保糧食安全明確了措施,剩下的,就看各級政府如何組織各方力量真抓實干了。

  由此說,科技增產與否,糧食安全與否,關鍵還在于各級政府的態(tài)度和行動。(龍軍)

來源:中國產經新聞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