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破7只是一道心理門檻


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6-01-20





  總的來看,GDP破7,其實還是一道數字上的心理門檻。GDP從來不能用來衡量經濟增長的可持續(xù)性。GDP的下滑恰恰是恢復經濟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所必需的陣痛。


  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GDP比上年增長6.9%。初步核算,2015全年國內生產總值67670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9%。這也是1990年以來中國全年GDP增速首次跌破7%。


  其實從另一面看,6.9%仍然顯示著中國保持著中高速增長的趨勢。去年12月底,總部位于巴黎的經合組織,在其2016年的經濟展望報告中將中國的增長預期定為6.5%,同時把2017年的增長率更下調至6.2%。但是,有鑒于中國日益減少的內需、較低的工資上漲率,以及低迷的新房開工率相比2015年10月下降25%,牛津經濟研究院的預測則更低,2016年的經濟增長應該只有6.3%,無法保住6.5%的目標。


  相比于此前的悲觀預期,目前的GDP數據恰恰顯示沒有此前想象得那么糟糕。而根據經合組織的報告,全球的經濟增長將從去年預測的3.6%,下調至今年的3.3%。在全球經濟出現集體性下滑的經濟周期面前,中國的經濟增長數據無疑是相對的暖風。


  因此,GDP破7,并沒有聽起來那么悲觀可怕。


  更為重要的是,近兩年來,中國面臨低迷的投資、制造業(yè)和產能過剩,政府開始快速地調整方向,習近平主席就曾經表示過,未來5年,只要保住6.5%的經濟增長,就可維持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tài)”。因此,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著重點,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和補短板,強調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代以“投資拉動消費”的增長模式。


  經濟的重新增長必然需要一個去落后產能、孵育新興增長動力的過程。這一過程不是一蹴而就,反而可能是波狀的。在下一個經濟增長點到來之前,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是經濟周期的正常表現,如果此時經濟不出現下滑,才是背離正常市場規(guī)律的。


  從當前的情況來分析,中國過去30年的經濟增長模式顯然走到了盡頭,而GDP的下滑恰恰是恢復經濟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所必需的,從長遠來看是好事。而以往單純依靠寬松的貨幣政策拉動GDP增長,終非長久之計。因為GDP從來不能用來衡量經濟增長的可持續(xù)性。比如,一個國家可能通過過度開采自然資源如瑙魯或錯誤分配投資迪拜,使GDP實現高速增長。但是它們的“輝煌”告訴我們,通過抵押未來換取眼前短暫的GDP增長,迄今為止都是不可持續(xù)的,都將導致經濟崩潰。


  因此,總的來看,GDP破7,其實還是一道數字上的心理門檻。但是,未來經濟能否盡快復蘇,同樣依賴于宏觀調控的心理層面——調控思路的轉變。在供給側改革開始逐漸成為市場和學界的熱門詞匯之時,我們有必要意識到一點,以往更為受重視的新凱恩斯主義正在成為過去時,而中國的“供給側改革”將成為未來。


  未來的經濟增長點,恰恰就在于現在能否“下狠心”從供給、生產端入手,合理調整供給結構,清理掉一批僵尸企業(yè),淘汰落后產能,這是當前經濟前行必須忍受的痛點,也是決定未來經濟發(fā)展方向首先需要攻破的難點。




  轉自:新京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