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日前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指出,“我們企業(yè)對市場的預期把握不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的市場不透明?!彼笥嘘P部門與已公開的“權力清單”配合起來,建立“收費目錄清單”。會議決定,對已出臺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開展全面督察,并引入第三方評估和社會評價。
有消息透露,總理為政策落實不到位已經“拍了桌子”,并多次強調要下大力氣整治。種種信息表明,政府將向庸政、懶政開刀問責,以維護去年以來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嚴肅性和預期效果。
我國企業(yè)尤其是民營和小微企業(yè)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非常不理想。去年7月,財政部經濟建設司發(fā)布的一份報告指出,當前我國企業(yè)稅費負擔較重,綜合考慮稅收、政府性基金、各項收費和社保金等項目后的稅負達40%左右,超過了經合組織國家的平均水平。調查顯示,我國至少有九成中小企業(yè)存在偷逃稅問題,大部分并非想“占國家便宜”,而是不逃稅就沒法生存下去。在這種情勢下,一些中小企業(yè)既不想長大又不敢長大,寧愿做“稅務部門懶得管的小蝦米”。
或許,這就是我國民營企業(yè)很難做大做強的原因之一。長遠來看,對經濟發(fā)展、財政稅收、勞動就業(yè)等等,均非利好消息。究其根本,縱使原因錯綜復雜,但兩個主要方面卻能凸顯出來:一者,權力與市場的關系界定不清楚,“政府那只閑不住的手”不時越界亂摸,甚至不受約束的權力直接伸進企業(yè)翻云覆雨,出現“老板再大,一個處長都能把你搞死”的畸例;二者,權力僭越法律法規(guī),私設審批權和收費項目,以有形的方式向企業(yè)亂伸手。
所以說,“市場不透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權力不透明,在封閉而又受不到有力約束的運行環(huán)境中,公權力頤指氣使、“為官亂為”,其每一次的隨性“亂為”都會影響到企業(yè)的市場預期。從這個意義上看,此前各級政府部門相繼公開的“權力清單”,以及將要建立起來的“收費目錄清單”,恰似厘清政府與市場關系的兩個重要支點,共同支撐起一個透明的公權力平臺――前者宣示了權力能夠干什么,后者公開了權力應該怎樣干。
這兩份“清單”對當前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經濟增長,價值不容小覷。在經歷了一段時間政企、政商關系模糊的社會背景下,只有先讓公權力透明起來,才會培育出透明的市場。當然,再好的政策也需要“打通抓落實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力破‘中梗阻’”,這就需要回到對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全面督察上來,向庸政、懶政以及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開刀。在這方面若能成功引入第三方評估和社會評價,將是社會組織和公眾監(jiān)督權力的一大進步,也會是權力透明化的一個表征。因為只有權力合法透明運行,才會有第三方不憚于日后受制對其評估,也無法謀求利益關照而得出不客觀的評估結果。(燕農)
來源:中國商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