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過剩致鈷、鋰、鎳價格不斷下挫 全球電池金屬市場“熊市”依舊


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3-29





  進入3月,鈷市場持續(xù)受供應過剩沖擊,價格不斷下跌。根據全球經濟指標網最新統(tǒng)計數(shù)據,鈷價今年以來已下跌2.01%,截至3月11日,鈷價為2.855萬美元/噸,較2018年同期的歷史高點下跌70%,2023年全年跌幅則達16.47%。


  鋰、鎳價格同樣呈下滑走勢。根據全球最大有色金屬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數(shù)據,3月12日,LME氫氧化鋰2個月遠期合約價降至每噸1.33萬美元,僅過了兩天又降至每噸1.3276萬美元;3月12日,LME鎳3個月遠期合約價為每噸1.8377萬美元,兩日后降至每噸1.8346萬美元。當前,歐美電動汽車發(fā)展正在趨緩,但關鍵電池金屬仍在釋放新產能,這無疑會加劇供應過剩,短期內恐難走出“熊市”。


  市場謹慎看待鈷供需形勢


  英國鈷交易商達頓大宗商品發(fā)布最新年度評估報告指出,隨著全球電動汽車需求增長大幅放緩,鈷市場中長期內將始終處于供應過剩狀態(tài),預計這一情況將持續(xù)到2028年。國際鈷業(yè)協(xié)會則預計,2024年鈷供應量約為30.5萬噸,而需求約為25.1萬噸。


  達頓大宗商品董事安德烈斯·格本斯表示:“去年,剛果(金)和印尼的鈷產量增長,導致鈷供應出現(xiàn)過剩。數(shù)據顯示,去年鈷需求量僅增長12%,但供應卻同比增長17%?!?/p>


  《金融時報》匯編數(shù)據顯示,印尼一直在增加鈷供應量,去年產量翻番至1.82萬噸,相當于全球供應量的8%。智利的鈷產量也在不斷上升,該國計劃將年產量提升至2萬噸。


  大宗商品巨頭嘉能可基于“鈷供給過剩近年難緩解”的預期,日前將2024年鈷產量指導預期降至3.5萬至4萬噸區(qū)間。不過,嘉能可仍看好鈷市場前景,該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加里·內格爾表示:“我們認為,鈷供應將會再次出現(xiàn)短缺?!蓖瑯涌春免捛熬暗倪€有全球最大鈷生產商之一的歐亞資源,該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宋本日前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鈷市有望經歷一個充滿活力和彈性的過程。我們認為,隨著全球主要電動汽車市場的健康發(fā)展,鈷需求將穩(wěn)步增長,到2030年底很可能會從目前水平增長50%以上?!?/p>


  鋰和鎳供應過剩較為嚴重


  鋰、鎳同樣出現(xiàn)供過于求的情況。由于美國和歐洲向電動汽車的轉變速度慢于預期,鋰生產商美國雅保下調了其對2030年鋰需求預測,預計到2030年,全球將需要330萬噸鋰碳當量,比此前預測減少10%。


  事實上,在歐美電動汽車需求下降的背景下,今年這兩種電池原材料的供給側盈余較為嚴重。1月底,澳大利亞礦業(yè)公司IGO與天齊鋰業(yè)、美國雅保共同擁有的全球最大在產鋰礦山Greenbushes宣布減產,原因是鋰精礦承銷商今年上半年提貨量低于預期。


  與此同時,澳大利亞金融集團麥格理將2024年鎳盈余預期從超過10萬噸削減至不足4萬噸。麥格理鎳行業(yè)分析師吉姆·列儂表示,此輪鎳市動蕩可能會比預期更快結束。


  瑞銀和美國銀行同樣認為,現(xiàn)在斷定鎳價即將結束下跌周期為時過早,鎳市基本面仍然較為疲軟。


  電池金屬供過于求短期難結束


  國際投行高盛預計,未來12個月,鈷、鎳、鋰價格還將分別下跌12%、15%和25%,屆時鈷價將降至每噸2.6萬美元,鎳價將跌至每噸1.5萬美元,鋰價將跌至每噸1萬美元。


  高盛警告稱,電池金屬市場前景仍然相對低迷,鋰、鈷和鎳市場普遍供過于求。大量供應渠道和歐美電動汽車發(fā)展趨緩,可能會使電池金屬價格在更長時間內保持在較低水平。


  “鎳、鋰和鈷的前景都不樂觀?!备呤⒎治鰩熌峁爬埂に怪Z登表示,“鎳、鋰和鈷的價格分別較周期峰值下跌了60%、80%和65%,距離熊市結束還有一段時間?!?/p>


  瑞銀電動汽車電池研究分析師蒂姆·布什則表示:“電池金屬需求前景較黯淡,尤其是鋰和鎳。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意味著電池價格會降低,對電動汽車制造商而言成本下降了?!?/p>


  不過,看漲電池金屬需求前景的聲音仍然存在。標普全球商品洞察指出,隨著電動汽車銷量激增,電池金屬需求仍將持續(xù)增長,其中鈷和鋰的短缺預計將持續(xù)到2027年。標普全球商品洞察同時預計,2026年,亞洲碳酸鋰到期價將達到每噸4.2093萬美元,這將進一步刺激鋰礦生產商推進新項目,2022至2026年間,碳酸鋰市場有望達到22.4%的復合年均增長率。(記者 王林)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