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完餐看一下攝像頭就能完成支付,住酒店刷臉后才能登記,上公廁用廁紙也得刷個臉才能取。隨著人工智能的發(fā)展,人臉識別技術得到廣泛應用,“臉”的應用場景被不斷拓寬。
人臉識別技術看似“高大上”,但其存在的個人生物信息被過度采集和濫用的風險也不容忽視。相關專家表示,人臉識別技術不是萬能的,收集、處理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基于身份驗證等需要收集相關信息后也應盡到嚴格保管的責任和義務。中央網信辦等部門近期也表示,針對面部特征等生物特征信息收集使用不規(guī)范等重點問題,App專項治理工作組將開展專題研究。
人臉識別應用場景不斷拓展
在屏幕上點餐,選擇刷臉支付,人臉比對后,輸入手機號碼后四位就完成付款。在上海一家商場的肯德基餐廳,記者觀察發(fā)現(xiàn),使用自助點餐機點餐的顧客中,選擇“刷臉支付”的消費者占到兩至三成。
除了大商場、大超市,在部分便利店和街邊小店里,刷臉支付設備也得到廣泛應用。在上海陜西南路一家便利店,市民洪浩晨在購買一瓶飲料后,通過刷臉方式完成付款?!皬娜ツ觊_始用刷臉支付就比較多,感覺比二維碼方便?!焙楹瞥空f。
除了消費領域的便利支付,身份認證是人臉識別技術的另一大主戰(zhàn)場。在全國機場和火車站的部分通道,乘客將身份證放在相應感應區(qū),面部正視攝像頭,每人只需幾秒鐘就可完成相關信息核驗,快速進站。
一些公共服務機構還利用人臉識別技術來打擊“黃?!薄偷┐髮W附屬腫瘤醫(yī)院一半以上的患者來自外省份甚至境外,該院去年就推出“人臉識別+身份綁定”系統(tǒng),強化早高峰時段熱門專家(特需)現(xiàn)場號源的管理。通過人臉識別系統(tǒng)綁定掛號人的身份,使得號販子失去了現(xiàn)場“投機掛號”的操作空間。
“考慮到家屬、親友代掛號的情況,我們還設定每位患者可以綁定一位代掛號人身份認證信息?!睆偷┐髮W附屬腫瘤醫(yī)院門診辦公室主任董楓說。
不僅是醫(yī)院,記者發(fā)現(xiàn),各地政務類App中,刷臉登錄、人臉驗證也已經廣泛使用,如某地公積金App,用戶就可通過人臉識別完成驗證,進行線上支取公積金。上海市民胡志國說:“年紀大了,密碼經常忘,尤其是登錄一些不常用的App時都需要重置密碼,刷臉就不存在這個問題?!?/p>
人臉識別是不是用得太多了?
不可否認,在人工智能成為新基建的背景下,人臉識別技術有其先進性和高效率。但任何先進技術的應用,都有其邊界。在一些不必要的場景下,讓渡自己的隱私,來換取一張通行證,必然會引發(fā)其他方面的問題。
“現(xiàn)在上班刷臉打卡,工作時刷臉打開手機、筆記本電腦,午飯時刷臉支付,出差住酒店也得刷臉登記,甚至上公廁取廁紙都要刷臉,這張老臉是越刷越多,總感覺不對勁。”有網友如此感慨。
——強制刷臉遭質疑。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關于公共場合使用人臉識別技術的爭議和投訴正在增多。在合肥市“12345政府服務直通車”上,7月份有市民投訴:“繁華逸城”小區(qū)更換新物業(yè)后,辦理門禁卡強制要求采集業(yè)主人臉信息。
對此,肥西縣政府回復稱,該項目的初衷是創(chuàng)建智慧平安小區(qū),系統(tǒng)最終接入公安后臺?!翱紤]老人和兒童人像采集不方便,可以辦理門禁卡?!?/p>
上海一居民小區(qū)近期將小區(qū)門禁系統(tǒng)改為人臉識別系統(tǒng)。小區(qū)居民王女士說,改造前所有住戶均需到物業(yè)采集人臉信息,“其實大家對采用人臉識別系統(tǒng)還是認可的,只是不知道個人信息是否會得到很好的保護。物業(yè)為了讓大家放心,出具了一份承諾書,承諾將嚴格保存收集的相關信息?!?/p>
——技術能力參差不齊。豐巢快遞柜此前曾試點“刷臉取件”,其后被發(fā)現(xiàn)使用打印的取件人照片,也可以輕而易舉地刷臉打開快遞柜取件。豐巢回應稱,“刷臉取件”功能僅為小范圍試運營,并將測試版下線。
據(jù)悉,人臉識別技術可粗略分為基于2D人臉圖像的技術和基于3D人臉圖像的技術。通過照片即可完成人臉驗證,大概率是采用了技術門檻較低的2D人臉圖像認證。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說,快遞物流行業(yè)涉及消費者個人信息和財產,推廣使用新技術時應慎之又慎。
——信息安全存隱憂?!懊艽a泄露了,可以換一個,這臉部信息要是泄露了,可怎么換啊?”不少網友表示。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薛軍表示,人臉信息作為生物識別信息,一般來說伴隨著人的一生,是不可更改的。這與手機號碼之類的個人信息不一樣,后者發(fā)生泄露,實在不行還可以換一個。但人臉信息發(fā)生泄露,不太可能去“換臉”。
不宜普遍適用
人臉識別技術雖然有其優(yōu)勢,但并不能在生活各個領域普遍適用,更不能在部分商業(yè)領域強制使用。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占領認為,收集使用個人信息,需要遵循三個原則,也就是合法、正當、必要原則,但目前缺少判斷必要性的標準和依據(jù)?!澳壳笆占说哪槻刻卣餍畔⒌纳虡I(yè)機構,大多數(shù)是基于身份驗證的需要。在企業(yè)收集這類信息后,能不能妥善保管并按照事先所告知的方式去使用相關信息,這也是大家最為擔心的?!?/p>
薛軍認為,利用人臉信息來快速、精確識別個人主體,對于個人行動軌跡的追蹤非常高效,但因此對個人隱私權可能帶來的侵害,也非常嚴重。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說,對收集個人生物信息的管理,核心在于對獲取方的管理?!艾F(xiàn)實中遵循的原則應當是能不采集個人生物信息就不采集,而且宜通過立法,進一步明確具備采集資格的主體范圍。消費者面對商家,也應當有控制、注銷已被采集的生物信息的權利?!保ㄓ浾?楊有宗 何欣榮 龔雯)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