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南美、非洲的訂單多了,彌補了一些歐洲市場的萎縮。不過即便這樣,前5個月的出口也只是和去年同期打平?!痹谡憬x烏主營五金工具的出口商王民鋒對記者直言今年生意難做。
他的感受在統(tǒng)計數據中也有體現。8日,海關總署公布的外貿運行情況顯示,今年前5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達9.4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7.8%,這一水平距離今年外貿6%的增長目標相去甚遠。
分析人士認為,在發(fā)達國家經濟復蘇與人民幣升值壓力放緩的背景下,出口可能出現弱企穩(wěn)狀態(tài),未來數月出口增速有望回升。但是,進口疲弱態(tài)勢暫難扭轉。隨著各地穩(wěn)外貿政策落實,下半年或有一些積極的變化,全年外貿或呈前低后高走勢。
出口降幅逐月縮窄
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為1.97萬億元,同比下降9.7%。其中,出口1.17萬億元,同比下降2.8%;進口8033.3億元,同比下降18.1%;貿易順差3668億元,同比擴大65%。
值得注意的是,出口增速降幅進一步縮窄,此前,3月份和4月份的進口增速降幅分別為14.6%和6.2%。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白明分析指出,今年的外貿形勢依然嚴峻,一方面,勞動密集型產業(yè)大量轉移到東南亞,現在更多引入外資的是服務業(yè);另一方面往高端轉型不是一日之功,兩者之間有時間窗口。目前的產業(yè)轉型不足以支撐外貿好轉,可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此前提下,5月出口降幅收窄,主要得益于支持外貿的一系列政策,預計隨著政策進一步發(fā)力,下半年出口會繼續(xù)好轉,但全年完成進出口總額增長6%目標的概率很小。
白明認為,出口增速的收窄一方面是由于中國對美國、東盟的出口在增長,尤其是對美國前5個月的出口增長幅度達到8.9%,對東盟出口增幅也有9.9%。
“有美國的支撐,出口形勢至少不會太差?!卑酌髡f。
另一方面,從主要產品來看,占出口總值57.8%的機電產品前5個月的出口增幅為2.7%。雖然幅度并不大,但在分析人士看來,機電產品的出口保持增長,外貿出口增速也就不會出現比較大的破位。
此外,在主要出口省份方面,與此前廣東、江蘇、山東等主要外貿大省出口增速均出現下降相比,前5個月,廣東、浙江、福建的出口增速均為正增長,也對出口起到一定的穩(wěn)定作用。
不過,在進口方面,形勢仍然不樂觀。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的進口增速全部是兩位數的負增長,自3月份以來,這一降幅有擴大的趨勢。
穩(wěn)外貿政策加速落實
對于大多數外貿人士來說,所在行業(yè)的出口黃金時期已經逐漸消散,他們需要等待的是下一個風口。
今年以來,國務院各部門連續(xù)出臺促進外貿政策。繼海關商檢等部門出臺了貿易便利化等措施之后,國務院常務會議也部署完善了消費品進出口相關政策,豐富國內消費者購物選擇。
同時,面對外貿新情況,各地穩(wěn)外貿政策頻頻推出。記者梳理發(fā)現,包括山東、浙江、江蘇、廣東等在內的不少省份已陸續(xù)采取穩(wěn)外貿辦法。例如,山東省提出借中韓自貿區(qū)建設機遇,加快推進煙臺中韓產業(yè)園建設;江蘇省推動落實“營改增”,對服務出口實行零稅率或免稅;浙江出臺了《跨境電子商務發(fā)展三年行動計劃》,計劃在3年內累計建成覆蓋全球五大洲主要出口國家的60家省級公共海外倉。
記者近日在一些地方調研也發(fā)現,面對內外環(huán)境的深刻變化,進出口企業(yè)轉型升級意識增強,正主動培育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競爭新優(yōu)勢。特別是跨境電子商務、外貿綜合服務企業(yè)、市場采購貿易等新型貿易方式有效降低了中小企業(yè)的出口門檻。
王民鋒便告訴記者,盡管越南、印度等國勞動密集型產業(yè)發(fā)展很快,而且憑借低價已經分流了不少訂單,但我國產品總體質量穩(wěn)定、品種齊全,而且企業(yè)經營靈活,可以滿足客商個性化需求,只要在市場中找準定位、開展錯位競爭,仍然具有一定優(yōu)勢。
白明也分析認為有很多有利的外貿條件。例如,上海等自貿區(qū)、中韓自貿協定、“一帶一路”、降消費品關稅等影響還正在形成,外貿轉型升級也在著手進行,高鐵、跨境電商等新亮點不可忽視?!半p創(chuàng)”有助于優(yōu)化中小外貿企業(yè)結構。二次創(chuàng)新有助于將引進技術與自主研發(fā)更充分結合。(本報記者 靜安)
來源:中國貿易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