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煤焦市場整體低迷,國際煤焦需求不旺,焦炭市場下行為主,成交緩慢,鋼廠采購量較少,在國內焦炭需求減少的同時,焦炭出口量也出現大幅度下降。
中國海關最新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2年8月份我國焦炭及半焦炭出口量僅為5萬噸,創(chuàng)2012年以來的新低,1~8月焦炭出口量為75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74%。
受高額關稅影響,8月焦炭出口數量僅5萬噸,是歷史最低值水平。相較歷史月出口焦炭200萬噸而言,目前焦炭出口已經成為夕陽產業(yè),焦炭出口量的大幅減少無疑使得原本低迷的焦炭行業(yè)雪上加霜。
2012年8月份我國煤炭出口65萬噸,1~8月煤炭累計出口692萬噸,較2011年同期(1092萬噸)減少36萬噸,降幅達40%。
供大于求 市場仍將承壓運行
在宏觀經濟放緩和“煤—焦—鋼”整體產業(yè)鏈持續(xù)走軟壓制下,焦化企業(yè)的生存狀況日益惡化,焦炭也未能擺脫弱勢下行的格局。
失去下游支撐的焦煤價格依舊跌勢不減;在焦煤價格不斷走低背景下,目前下游焦、鋼企對焦煤采購意向日趨謹慎,市場看空心態(tài)依然濃厚。從走勢來看,焦煤價格同期跌幅較焦炭更甚,前期走勢堅挺的焦煤目前仍處于加速補跌階段,焦煤價格對焦炭的成本支撐或將進一步趨弱。
需求方面,在粗鋼產量仍居高不下、冶金原材料價格劇烈暴跌,成本支持弱化的背景下,企業(yè)的銷售、庫存和資金鏈壓力日益嚴峻。盡管傳統(tǒng)的“金九銀十”開工旺季已經到來,但是整體行業(yè)目前仍處于下行周期,政策面短期也難有實質性利好出現,預計9月份的旺季行情恐難兌現,鋼市仍將跟隨整體產業(yè)鏈維持低迷運行格局,短期市場難言見底。
目前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等主要下游需求已經自高峰期顯著回落,“金九銀十”的傳統(tǒng)旺季行情今年也將基本無望再現,鋼材市場將延續(xù)弱勢探底格局;在價格傳導作用下,焦炭市場仍將繼續(xù)承壓運行。
據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1~7月國內焦炭產量累計為26064.6萬噸,同比增5.4%;內蒙古以及西部地區(qū)由于新的產能釋放,焦炭產量總體較前兩年有較大的提升,產能過剩問題也就顯得尤為突出。
在這種需求不旺、產能過剩、供大于求的局面下,焦炭企業(yè)或將出口作為新的突破口。
外銷銳減 高額出口關稅或將取消
近十年焦炭出口經歷了大起大落,中國曾經是一個焦炭供應最大出口國,出口量占全球一半以上,最早焦炭出口甚至有5%出口退稅。然而,隨著近年來國內焦炭市場貨源持續(xù)緊缺、價格高漲,相關部門采取措施,對焦炭出口進行限制,以減少焦炭出口量。
2008年以前中國焦炭年出口均在千萬噸,最高水平甚至達到1529萬噸/年;而金融危機后,受焦炭出口征收40%關稅影響,2009年和今年焦炭出口幾乎處于停滯狀態(tài)。從2008年8月20日起,除了焦炭的出口暫定稅率由25%提高至40%外,煉焦煤出口暫定稅率由5%提高至10%,其他煙煤等開始征收出口暫定關稅,暫定稅率為10%。
需要注意的是,2008年我國曾三次采取措施對焦炭出口進行限制,這主要和當時國內焦炭需求大幅增長有關。
如今,在鋼鐵行業(yè)需求萎縮的背景下,焦炭行業(yè)出現了供大于求的局面,而針對焦炭行業(yè)全行業(yè)性虧損的現狀,40%的焦炭出口關稅,或許有望在明年年初取消。一旦關稅取消,韓國和印度將會優(yōu)先采購中國焦炭,這或許會給處于產能過剩的中國焦炭行業(yè)帶來一絲利好。
來源:中國工業(yè)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