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在印象中一向“牛氣”的鐵礦石價格,目前正處于持續(xù)的下行通道。據相關機構的監(jiān)測,進口鐵礦石價格已跌至近2年來的低點,鐵礦石市場“需弱供強”的格局正在形成。
礦價跌、成交淡、礦商心態(tài)悲觀,這是處在下行通道中鐵礦石市場的“一體三面”。據“我的鋼鐵網”礦價追蹤系統顯示,近期我國進口鐵礦石價格仍在繼續(xù)下跌,商家心態(tài)比較悲觀,鋼廠采購處于觀望階段。三大礦山招標資源成交價格的跌幅在擴大。受其影響,相關的遠期價格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
國內港口鐵礦石現貨市場的價格也在繼續(xù)走低,個別品種在報價上承受的壓力較為明顯,下跌幅度較大。監(jiān)測顯示,曹妃甸港、京唐港、日照港、青島港等國內主要港口主流粉礦的價格每天下跌5元/噸~20元/噸。相關分析師說,自7月中旬以來,進口鐵礦石價格加速走跌,目前的價位已跌至近2年來的低點。
專家表示,造成鐵礦石市場如此“弱市”的原因,無非是供與需兩方面。首先,受國內外宏觀經濟調整的影響,市場對鋼材的需求有所減少。鋼材市場的持續(xù)低迷運行,使得進口鐵礦石的市場需求明顯下降。其次,在進口鐵礦石需求不濟的情況下,市場供應能力卻在明顯增加。根據國際三大礦山“半年報”顯示,除了巴西淡水河谷受今年初暴雨影響出現小幅減產之外,澳大利亞主流礦山的鐵礦石產量均有明顯增加,力拓今年上半年鐵礦石產量同比增長4%;必和必拓二季度鐵礦石產量環(huán)比增長7.8%,同比增長15%以上。另外,國內港口的庫存量也持續(xù)高企,總量已接近1億噸。
業(yè)內反映,鋼價的下挫尚未有明確的“見底跡象”,進口礦商的心態(tài)難有根本的轉向,不少商家為加速出貨,紛紛大幅下調鐵礦石的報價。不過,讓鐵礦石市場“十分難受”的是,礦價的下跌并未帶動市場成交的好轉。目前,鋼廠在鐵礦石采購上大多采取觀望和謹慎的態(tài)度,對進口礦的采購明顯減少。如果鋼價的跌勢“剎不住”,鋼鐵業(yè)只有“減產”這一調整供需的惟一通道。目前,國內鋼廠的檢修計劃逐漸增多。鋼廠減產力度不斷加大,意味著對鐵礦石的需求將進一步下降。鐵礦石市場依然不容樂觀。(張明)
來源:中國礦業(yè)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