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陸曉輝)近日,我國首輪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結果揭曉。此次海上風電4個共100萬千瓦的項目中,全部低價亮相,其中最低中標價為每千瓦時0.6235元,而陸上風電標桿價已達0.61元。如此低價,能否盈利,多數(shù)業(yè)內專家并不樂觀。
據(jù)悉,在江蘇濱海、射陽、東臺、大豐四個共10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場特許權招標項目中,央企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在2個項目中投出每千瓦時0.6101元瓦時的最低競標電價,這一價格幾乎與陸上風電持平。業(yè)界人士一致認為,“海上風電這價格必虧無疑”。如今最低每千瓦時0.6235元的中標電價,顯然離“合理”有很大差距。
此前,受江蘇省發(fā)改委委托,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對濱海、射陽、東臺、大豐4個項目進行了前期調研,并隨后做出可行性研究報告。報告顯示,根據(jù)4個項目所在地的海上風資源條件和設備、施工、維護等現(xiàn)實情況,海上風電場每千瓦時所需投資在2萬元左右,而按照資本金內部收益率8%初步測算,濱海、射陽、東臺、大豐4個風電場含稅上網(wǎng)電價依次為每度1.0620元、1.0450元、0.9553元和0.9645元。
而在一個月前的北京招標現(xiàn)場,所有參與角逐的企業(yè)報出的平均電價僅為每度0.71元,與報告測算電價差別甚大?!爸袊娘L電企業(yè)還是和6年前一樣不成熟,就像幾年前對陸上風電不知深淺一樣,現(xiàn)在對海上風電一樣不知深淺。”國家發(fā)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在“2010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表示。
據(jù)悉,參與首輪海上風電特許權經營投標的企業(yè)中只有中海油有著多年的海上作業(yè)經驗,但中海油報出了超過1元錢的電價,這或許值得市場思考。
在我國首輪100萬千瓦海上風電特許權項目招標中,金風科技拿下大豐20萬兆瓦項目。金風科技董事長武鋼也向記者坦承,此次中標價格的確偏低;如果企業(yè)要實現(xiàn)盈利,每千瓦時至少需要0.8-0.9元。
據(jù)了解,海上風電主要的成本包括風機、安裝費用、維護費用、支撐結構、電力設施、工程管理等。由于海上特殊的環(huán)境要求,產品技術更復雜,要求更高。生產風機主要部件軸承的鐵姆肯公司風能業(yè)務總經理曾玲玲告訴記者:“海上風機的軸承與陸上風機制造工藝不一,它需要進行特別的封裝以及進行一系列的防腐蝕工藝處理,成本要高于陸上風機?!?/br>
在施工和維護領域,相比陸上費用,海上風電的地基和維護費用較高。陸上風電地基費用成本很低,但到了海上風電,其地基費用約占總成本的24%,海上風電的維護費用也達到了23%。維護和地基兩項費用直接推高了海上風電的成本。國內風力發(fā)電工程造價平均為每千瓦8000元,海上風電的工程造價在2萬元。
全球最大風機制造商維斯塔斯負責人表示:“此次公布的價格將給供應商帶來非常大的壓力,這個價格非常富有挑戰(zhàn)性;這要求設備從設計到建造、安裝以及運營維護方面要做到非常完美無缺,即要求風電設備在運行過程中不能出現(xiàn)停機或者修理的情況?!?/br>
武鋼表示:“海上風機吊裝成本幾乎是陸上的1倍,如果風機在中途出現(xiàn)故障需運回陸地進行維修,出動一次駁船的費用就幾乎等于這臺風機生命周期里全部的利潤?!庇纱丝磥?,安裝運維達到完美,我國風機制造商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陸曉輝)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