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智能手機增速放緩 國產手機如何突圍?


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6-11-02





  三星Note7爆炸占據(jù)了近一個月的頭條,Note7不僅“炸傷”了三星這家企業(yè),也拖累了全球智能手機的增速。雖然三星Note7爆炸助推了蘋果iPhone7的銷售,但即使這樣,也沒能改變蘋果手機銷量下滑的現(xiàn)狀。蘋果日前發(fā)布的財報顯示,蘋果各代iPhone混合銷量同比減少了5%。


  由于iPhone銷量減少,蘋果營收和利潤連續(xù)下滑。筆者也直觀感受到,朋友中的蘋果粉絲以往排隊購買也好,找人代購也罷,總想著新機發(fā)售一周內嘗鮮,狂熱程度不言而喻,但今年卻降溫不少,蘋果新機“驚喜不夠、亮點不多”成為不少人的看法,四季度銷售數(shù)據(jù)預期并不理想。


  一直以來,中國手機市場的增長是推動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增長的關鍵動力,但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中國智能手機增幅開始放緩。2012年與2013年,中國智能手機季均增長率分別為36%與14%,但到了2014年這一數(shù)據(jù)僅為4%。有機構預測,到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同比增速預計將放緩至3%,中國市場甚至將出現(xiàn)3%的跌幅。由此可見,全球智能手機增速放緩已是大趨勢。


  當人口紅利消失、全球智能手機增速放緩,國產手機又該何去何從?觀察發(fā)現(xiàn),對于智能手機而言,硬件技術的進步在前幾年邁出了很大的步子。這也直接導致了近兩年智能硬件取得的技術突破越來越少,處理器、內存系統(tǒng)等更新?lián)Q代速度放慢,企業(yè)升級設備的條件不足,這也就是為什么智能手機同質化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的重要原因。


  不過,總有路子可以走得通。從長遠角度來看,堅持技術研發(fā),打造真正的“黑科技”才是王道;從當前來看,有特點才能生存,正如OPPO定位音樂手機,美圖手機切入拍照,VIVO手機則推崇時尚。數(shù)據(jù)顯示,OPPO市場份額已經從去年三季度的9.9%上升至今年三季度的16.6%,VIVO也從8.8%上升至16.2%。市場份額的提升,離不開清晰的定位與特點。


  一直以來,國產手機廠商總圄于價格戰(zhàn),小米、華為等推出了多款千元機,始終難以觸及被三星、蘋果壟斷的高端機領域。千元機雖然具價格優(yōu)勢,但難以保證用戶體驗效果。隨著消費的不斷升級以及軟硬件技術的長足進步,高端機也成為國產手機廠商開拓的方向。加上近期三星Note7爆炸,引起了市場對國際高端機的懷疑情緒,這為國產品牌發(fā)力高端機、搶占市場份額提供了契機。


  除了清晰的產品定位以及技術進步,積極拓展海外市場“走出去”也成為國產手機的一致選擇。印度、東南亞等地區(qū)成為國產手機的主要市場。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印度2015年網民數(shù)量達到4億,僅次于中國,移動互聯(lián)網的紅利正在釋放。而東南亞地區(qū)的消費水平也為低價國產手機提供了生存的土壤。VIVO、OPPO等中國公司相繼在印度建廠,小米在印度的銷量也十分可觀。


  不過,目前而言,依靠價格優(yōu)勢獲取銷量的國產手機廠商,還存在一定技術短板與發(fā)展瓶頸。國產手機要想真正席卷全球,必然要在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只有跨過專利溝壑,海外之路才能走得更順更穩(wěn)。


  轉自:證券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