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進入“飽和競爭”階段


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7-12





  核心閱讀:


  跨國車企的加入勢必會攪動新能源汽車市場,讓競爭更加激烈。面對壓力,我國自主品牌車企要做的不是收縮業(yè)務和退出,而應是抓住機遇,盡快提升產品力。


  日前,寶馬集團宣布,將比原計劃的2025年提前兩年,即在2023年實現25款新能源車型的布局。同時,將“從現在起”開足馬力,全面邁向電動化。寶馬集團新能源汽車布局“提速”足以讓我們管中窺豹,見一斑而知全貌。近年來,各大汽車巨頭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的角逐愈演愈烈,如何應對這一激烈競爭也成為我國自主品牌車企亟需解決的問題。


  跨國車企密集布局新能源汽車


  事實上,隨著世界各國各地排放法規(guī)要求愈加嚴格,各國相繼研究燃油車禁售時間表。全球主流車企早已確定了各自新能源市場戰(zhàn)略。尤其是2020-2025年成為這些車企新能源汽車戰(zhàn)略的關鍵時間節(jié)點。


  據媒體報道,奔馳計劃在2025年之前推出10款電動汽車,銷量將會占整體銷量的15%-25%左右;寶馬計劃在2025年新能源汽車占其總銷量的15%-25%;大眾表示在2025年前會有30款電動汽車上市,電動車年銷量達到200-300萬輛,占總銷量的20%—25%;福特計劃到2020年新能源車銷量占福特全球總銷量的10%-25%,且未來新能源車將以插電式混動以及混動技術為主;沃爾沃則計劃在2025 年售出100萬輛新能源汽車。


  氫燃料電池汽車同樣是汽車巨頭們的關注焦點。記者整理資料發(fā)現,奧迪、寶馬、戴姆勒、通用、起亞等全球汽車制造商,都已陸續(xù)開發(fā)出燃料電池汽車概念車。而在燃料電池汽車上投資甚篤的豐田,更是計劃2020年實現3萬輛以上的氫燃料電池汽車銷售量。


  “眼紅”中國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汽車市場雖然起步較晚,但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發(fā)展速度十分迅猛,龐大的市場吸引了全球車企目光,有不少車企專門針對中國市場制定了銷售計劃。


  其中,大眾集團早已制定了其在華銷售計劃, 提出要在2020年實現在華銷售新能源汽車40萬輛、2025年銷售150萬輛的目標;福特也計劃 2025年前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全面的電氣化解決方案。


  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約200萬輛,中國市場的銷量就達到了125.6萬輛,占比高達63%,足以證明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潛力。


  業(yè)內人士表示,目前中國的市場環(huán)境,非常有利于跨國車企發(fā)展。


  2018年7月28日,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商務部聯合發(fā)布了《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確定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在汽車制造領域,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以及合資企業(yè)不超過兩家的限制。


  外資車企可以增持合資公司股份,特斯拉則直接在上海建立了超級工廠??鐕嚻髮τ谥袊囀袌龅男判牟粩嘣鰪姟?/p>


  自主品牌危機并存


  面對有備而來的重量級汽車巨頭,中國本土車企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的地位如何?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 1-5 月,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前十的車企中,有一半是屬于中國車企,其中,比亞迪1-5月共售出 11.5 萬輛汽車,排名第一;上汽集團和北汽新能源分別以 4.79 萬輛和 3.94 萬輛的銷量,排名第三和第四;吉利汽車和長城汽車分別以3.6 萬輛和 2.38 萬輛的銷量排名第七和第十。


  業(yè)內人士指出,盡管銷售成績亮眼,但在銷量榜單中,目前中國品牌的車型絕大多數僅在國內市場銷售,而國外品牌的車型是面向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qū)銷售。隨著外資品牌進入中國市場,以及政府補貼的退出,可以預見到,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競爭將更加激烈,國內市場也將進入殘酷的飽和競爭階段。


  那么,一旦該節(jié)點到來,跨國車企在中國市場集中發(fā)力,中國車企能否有力應對?中國汽車產業(yè)還能實現“彎道超車”的初衷嗎?


  一位不愿具名的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從業(yè)者告訴記者,跨國車企的加入勢必會攪動市場,讓競爭變得更加激烈,但自主新能源汽車品牌也不必“過分緊張”。在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發(fā)展初期,依托早期的市場政策,發(fā)揮成本和價格優(yōu)勢,不少品牌已經樹立了較好的形象,“把品牌打了出去”,在消費者心中占據了一席之地。


  上述人士進一步表示,中國汽車市場應用場景復雜,本土的企業(yè)肯定是最了解本土市場的,也能夠更迅速地應對市場變化、更貼近中國細分市場的需求,這些都是中國品牌車企的最大優(yōu)勢。


  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認為,開放的市場和技術競爭將會加強技術創(chuàng)新,加速市場推廣,加快成本下降。


  業(yè)內人士表示,面對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自主品牌車企要做的不是收縮和退出,而應是抓住機遇,聚焦技術、產品、創(chuàng)新等,全面實現核心技術提升,關注自身產品布局,把握好新能源汽車制造產業(yè)鏈上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不斷突破。(實習記者 趙瀅)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