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加快布局 家電網購走向高端化


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6-03-11





  日前,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yè)發(fā)展研究院、中國電子報社主辦的“第六屆中國家電網購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同期發(fā)布了《2015年中國家電網購分析報告》,報告顯示,隨著網購市場不斷壯大,對于未來家電線上線下產品結構正逐步趨同,更多高端化、智能化的家電產品會涌現在線上平臺。


  網購產品高端化趨勢明顯 線上下產品結構趨同


  消費升級的趨勢是不可逆的,前幾年靠價格優(yōu)勢迅速擴張的家電網購市場在不斷壯大過程中不斷調整產品結構,到2015年,線上線下的產品結構差異幾乎已經不復存在。隨著網購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習慣,線上中高端消費人群的規(guī)模迅速擴大,5000元的虎牌電飯煲、6000元的博朗剃須刀、7000元的維他美仕(Vitamix)食品料理機、上萬元的冰箱和電視,都成為受追捧的家電網購產品。


  2015年,智能電視線上滲透率達75%,4K智能電視占比接近30%,代表高端的曲面、超薄電視在線上銷售的型號也不斷增多;從尺寸看,50英寸~55英寸平板電視市場以近40%的市場份額占比最高,成為線上銷售最受歡迎的尺寸段電視。在冰箱線上市場,產品結構也在向大容量、多溫區(qū)、無霜、變頻和智能方向升級,三門冰箱超越雙門成為市場占比最高的產品,達到34.57%,同比增長74.09%;多門和十字對開門冰箱的市場占比雖然不高,但是增速分別達到380.44%和337.26%。在洗衣機線上市場,滾筒、變頻、大容量洗衣機以及全自動消毒洗衣機、干洗機等高端產品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態(tài)勢,增幅遠高于其他產品。而在價格戰(zhàn)頻頻爆發(fā)的空調市場,5000元以上高端空調產品的表現非常搶眼,零售額同比增幅也達到了驚人的66%。


  這與電商對中高端家電的拉動不無關系。作為占家電市場60%份額的行業(yè)老大,京東家電近年來結合消費新趨勢和家電電商渠道自身發(fā)展需求,提出了轉型高端、品質家電的戰(zhàn)略。自2015年開始,京東家電頻道開辟“家電奢品廊”,引入了場景消費,在主要的促銷活動中均加入了重磅新品預售預約、高端輕奢專場等板塊,在采銷管理中保證高品質的高端家電能更高效地到達目標消費群體,這些都帶動了高端家電的銷售,也為行業(yè)樹立了風向標。


  除高端產品銷量走高外,2015年的家電網購市場還出現了中低端產品價格下降明顯的情況,涌現出不少刷新價格紀錄的爆品。降價帶來銷量增長的同時拉低了產品的均價,在上述“一高一低”現象促使下,2015年線上銷售大家電產品的均價基本穩(wěn)定但有小幅下降。據統(tǒng)計,除空調因行業(yè)價格戰(zhàn)導致均價下滑10%左右外,其他均在正負3%幅度內浮動。


  智能家電看漲 電商加速布局智能家居


  智能家電普及率雖然不高,卻是2015年行業(yè)內的一個熱門。無論是渠道商還是品牌廠家,都在為智能家電備戰(zhàn)蓄勢。


  從產品的市場表現看,2015年的智能家電產品較2014年更務實,智能化功能也逐漸貼近用戶需求。智能電視作為最早普及的智能家電,其線上滲透率已達75%。智能空調的線上滲透率也已超過13%,高于洗衣機和冰箱兩個品類。智能空氣凈化器的銷售也有較快的增長。此外,智能音箱、智能插座、智能路由器、智能開關、智能監(jiān)控等小家電產品在2015年有較好的市場表現。歸納下來,智能產品中,具有WiFi功能、可以遠程手機控制的基本智能功能容易受認可,“智慧”程度不高,但確實能給生活帶來便利的小產品更容易被接受。


  2015年,各家電企業(yè)和電商平臺都把更多的資源投入到智能產品的研發(fā)和推廣上。2015年,海爾、美的、TCL、格蘭仕、樂視、小米等企業(yè)相繼在線上、線下推出智能家電產品,并發(fā)布各自的智能家居戰(zhàn)略;京東、蘇寧、天貓、國美在線等電商平臺一方面加大對于智能家電宣傳推廣力度,另一方面也借此亮出自己的智能家居戰(zhàn)略:京東將智能家電列為家電部門的四大重點發(fā)展方向之首,并與長虹、美的、科大訊飛、樂視等展開戰(zhàn)略合作,拓展智能家居業(yè)務,建立智能生態(tài)圈;蘇寧宣稱將圍繞智能設備、智能家居等打造百萬級以上的手機、電視、空調單品;阿里巴巴則公布了天貓平臺智能家電占比將達五成以上的銷售目標;國美在線宣稱將在智能家電領域頻繁發(fā)力,大規(guī)模引進智能家電,并持續(xù)進行智能產品品類的擴展。


  2016年將持續(xù)掀起智能家電高潮,線上會根據C2B定制優(yōu)勢,找到比較能落地的智能家電產品。




  轉自:中國電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