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面建設”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未來五年的經濟建設將步入“決定性階段”。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中共領導層,正在北京為未來五年的規(guī)劃緊密磋商。
一字之變,意味著中國必須在五年之內完成一系列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硬指標;一字之變,更考驗著中國必須進一步厚植國家治理的軟環(huán)境。“十三五”時期的政經走向,將如楔子般嵌入中國社會變革的肌理。
“小康”的時代語境,在今日中國已截然不同。這個源自《詩經》中的詞匯,曾在三十多年前為物質匱乏的中國提供啟動改革的動力,而如今已然成為現代化中國走向成熟的基礎和保障。
涉及近14億人的福祉,“不能出現有人掉隊”;2020年“實現GDP和城鄉(xiāng)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早在2014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就強調,適應、把握、引領新常態(tài),“是未來五年經濟發(fā)展的大邏輯”。在宏觀經濟調速換擋的大背景下,“行穩(wěn)致遠”成為中國官方宣誓施政定力和治理創(chuàng)新的關鍵詞。
正如清華大學教授胡鞍鋼所言,中國經濟2.0版本已經開始,“十三五”時期,將以經濟社會雙重轉型升級為主線。
“十三五”規(guī)劃作為一份中短期規(guī)劃,承載著為中國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提供具體政策指引的關鍵任務。放在“兩個百年”的視野中,這份規(guī)劃更是中國進入制度成熟期的關鍵設計。
鄧小平在1992年南方談話中曾指出,“恐怕再有30年,我們才能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成熟定型的制度”。他的這一設想,也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所設定的全面深化改革路線圖中得到進一步明確。官方宣稱,要“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而改革的時間窗同樣指向2020年。
相對于改革之初物質生活貧乏的普遍狀況,如今的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地區(qū)發(fā)展的不均衡,將拖累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從習近平5月以來在杭州、貴州、長春三地的針對性表態(tài)中,已可嗅出中國未來五年改革突破的線索。東部的轉型難題、中西部的扶貧短板、東北的體制瓶頸,都需要依靠深化改革攻堅克難。
在鼓勵地方進行差別化探索的同時,中共也在通過一系列頂層設計架構治理體系。從《關于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規(guī)定試行》到《生態(tài)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在今年以來召開的多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與研究制定“十三五”重大問題并行的,是中共高層審議通過各領域的制度性安排。
在這些“破”與“立”的改革實踐中,無不滲透著中國錘煉制度定型的努力與探索。這其中,“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邏輯并未過時,注重協調和精準的頂層設計愈發(fā)清晰。
“十三五”的政策路徑,將為世人提供一個觀察中國建構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切入點。未來五年,既是“經濟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倒計時”,亦可視作“成熟中國”制度定型的“起跑線”。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